陈平:重新反思中国和西方的历史定位: 兼论中国未来的发展战略

发布日期:2016-07-03 11:33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陈平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退休教授

摘要

经 济增长的动力,究竟是知识积累还是技术竞争造成的产业新陈代谢?经济增长的效益究竟是人均GDP还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明发展的轨迹究竟是一个中心的成 就持续向周边地区的扩散还是多中心的竞争造成中心不断的兴衰和变迁?回答这些基本问题,对把握当今中国的发展战略和世界格局,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我 们重新梳理已有的历史、考古和科学证据,以及近几年对希腊、埃及、伊朗、土耳其的实地考察,发现人类从一万年前开始,就形成多个发展中心,其中最重要的是 三个中心,即东亚的中国,近东的两河流域、土耳其和埃及,以及中心不断移动的中欧和西欧。近东处于伊朗、中国、印度、阿拉伯、地中海诸多文明的交汇处和东 西方贸易要道,所以从六千年前到一次大战,近东才是世界贸易的中心、东学西来的通道,和西方文明的老师。历史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希腊帝国或希腊文明,这是文 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商人和学者改写的传说,并无历史的证据。西罗马帝国瓦解后,历史上从来没有形成过稳定的西方中心。西方始终处于类似中国的战国时代,争 夺对世界贸易通道的控制权。东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稳定性远大于希腊、罗马的共和国,大英帝国和美国霸权。埃及、希腊、罗马的造神工程和艺术,以及一神 教创造的普世价值,也无法达到中国持续两千年的文化、历史和大一统的高度。西方近五百年来势力范围的急剧扩张带来的工业和科技革命,源于战争、商业和金融 的结合,系统性地追求新资源、新航路和新市场,而非满足已有的土地资源和农业收益。中国在六百年前,把发现新大陆的机遇让给西方,源于自足农业的内向文 化。中国今天面临西方衰落的新的历史机遇,究竟如何把握未来?取决于中国人能否打破启蒙运动制造的西方中心论的历史神话。本讲座也回应了斯坦福大学伊恩· 莫里斯的问题:《西方将主宰多久?(东方为什么会落后,西方为什么能崛起)》

讲座时间:2016年7月3日,下午2-3:30点。

讲座地点: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万众楼小教室

PPT下载

陈平中国西方历史定位160703nsd
【注】 伊恩·莫里斯站在长达5万年的东西方人类发展史上,指出为什么西方的统治地位既非长期注定,也非短期偶然。这两种理论都无法解释为何在落后的情况下,近现 代西方的发展反而远远超过东方。他认为,关键是地理因素。地理因素决定了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的脚步,社会发展又反过来改变了地理的意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