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国家经济展望——政策调整及中非合作

发布日期:2016-06-15 04:52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banner

 

第4次【新结构•国际发展】论坛
第 62次【朗润•格政】论坛
非洲国家经济展望——政策调整及中非合作
新结构国际发展论坛与朗润格政论坛联合举办
语言:英语加同声传译
时间:2016年6月15日,14:00-16:00
地点:北京大学理科教学楼306教室

主持人:
徐佳君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
报告人(每人30分钟):
Mr. Roger Nor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非洲局副主任
Ms. Wenjie Chen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非洲局经济学家
评论人(每人15分钟):
张建平
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
席天扬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教授

 

【摘要】
一、地区经济展望
1,概览篇:政策调整恰逢其时
在较长的经济增长周期之后,许多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受到了多元化的冲击——商品价格持续下降,融资条件紧缩,以及南非和西非地区严重干旱。虽然这些区域的中期预期依旧乐观,但是许多国家亟待重新制定他们的政策,从而使得经济重新焕发生机,并且实现潜力最大化。以此为目的,该演讲将会具体阐述这些国家应该如何在短期里调整他们的宏观政策,并且将政策重点瞄准于多样性和金融部门的发展,以此来增强政策适应性并刺激经济增长。
2,分析篇: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
对自然资源出口的过度依赖,使近一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对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滑不堪一击。但这些国家受影响的程度仍有待公开讨论。该演讲通过关注三个问题来阐明这个问题。首先,该地区,特别是石油输出国,天然大宗商品有何重要性?哪些国家最易受价格反转的影响?其次,过去大宗商品价格涨跌如何影响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宏观经济结果?告诉了我们哪些关于目前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影响的信息?最后,我们采用哪些政策减缓这种不利贸易冲击带来的宏观经济影响?

二、中国和非洲:是否处于三岔路口?中国的再平衡对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影响
中国飞速增长的势头正在减缓,经济驱动力正从投资和出口转向国内消费。这种转型影响着世界经济,对很多非洲出口商的冲击尤为巨大。中国需求的降低导致了价格的急剧下降,给许多非洲国家的财政和对外账户带去了很多压力。除此之外,中国已成为许多非洲国家的投资来源。然而,随着传统商品行业投资回报率的下降,一些对自然资源方面的计划投资现在也许需要重新评估。

未标题-1


Online Registration:
http://www.huodongshu.com/event/10033235/?is_easy=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