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首页
- 新闻
中国金融:走向理性繁荣——建立开放条件下的金融新秩序
发布日期:2003-02-26 10:11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对话嘉宾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教授“中国金融:走向理性繁荣——建立开放条件下的金融新秩序”论坛于2003年2月25日上午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此次论坛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和梁晶工作室共同主办,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承办。出席论坛的嘉宾包括来自政府机关、学术理论界、各金融机构及企业界的近800名代表和约200名媒体记者。《财经》杂志和《经济观察报》为此次活动提供了媒体支持,新浪网进行独家网络直播,凤凰卫视进行全程直播。此次论坛邀请到美国耶鲁大学的罗伯特·希勒(Robert J. Shiller)教授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吴敬琏教授进行主题演讲。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陈雨露教授主持,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局谢平局长进行当场评论,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黄达教授进行论坛总结。与会的贵宾还有国务院体改办副主任李剑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经济学家郭树清;经济界的前辈王传纶、茅于轼、戴园晨等。
论坛的第一阶段希勒教授进行了主题为《金融风险和金融新秩序》的演讲。
希勒教授指出今天演讲的核心是根据我们在过去实践中所学到和得到的一些教训,共同来理解对未来金融的变化和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他首先回顾了2000年出版的《非理性繁荣》一书中阐述的事实、分析方法和理论。他指出市场有效理论的偏颇,股票泡沫是上世纪世界经济的一个大的问题,而影响因素来自三个方面:结构因素、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在过去的十年里面,人们开始从行为金融学上认识,开始考虑人的感情因素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他在新书《金融新秩序》提出了把金融的边界从基本的金融资本发展到整个世界,把金融化解经济风险的范畴从实物资本扩大到人力资本,并且涵盖日常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其他种种经济风险。他在这本书里提出了六项关于新的风险管理基础设施的根本性主张。第一个主张是生计保险(livelihood insurance),可以保护个人薪水所长期具有的风险。第二点主张是关于宏观市场(macro markets),它预示着将形成一个庞大的与国民收入、职业收入和房地产一类的低流动资产相关的国际长期市场。这些市场将在抵御风险方面更加具有潜在的重要性,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将可以像如今买卖股票和债券一样在宏观市场上买卖宏观证券。第三点主张是收入相关贷款(income-linked loan)。收入相关贷款允许借款人有效地将自己未来收入的一部分或者与未来收入相关的收入指数卖掉。这种贷款可以为今天那些为生活穷困和破产所困扰的众多借款者提供保护。
第四点主张是不平等保险(inequality insurance), 而不平等保险通过重建所得税的累进结构,从长期来看,与其说是调整了随意的纳税等级,不如说是调整了不平等的纳税状况。
第五个主张是跨代社会保障(intergenerational social security),这是试图重组社会保障制度,使其能够完全彻底地在不同代际之间分担风险,以成为真正的社会保险体系。
第六个主张是关于国家经济风险控制的国际协议(international agreements)。这种各国政府之间所签订的史无前例的协议与私人金融协定很相似,只不过是在空间和范围上大大超过了后者。
吴敬琏教授发表了主题为《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的演讲。指出最近五年,中国GDP每年平均增长7.7%,而且增长质量较之此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国会进入一个实体经济的高速增长期。
吴敬琏教授认为我国目前主要的经济风险来自以下三个方面:(1)银行系统大量不良债务的积累可能引起的银行兑付风险;(2)前几年形成的股市泡沫不能维持可能引发的金融系统风险;(3)在改革利益结构调整过程中由于分配不平等,贫富分化、低收入阶层的最低收入和社会保障不能得到保证可能引发的经济和社会风险。对于这些风险,国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控制和消弥。反之,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将会危及中国在过去20余年取得的成就,损害今后长期稳定发展。吴敬琏教授并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讨论了风险积累的情况和可能的处理办法。
吴敬琏教授认为虽然由于中国的经济环境和金融发展阶段与美国有很大差别,在具体措施上也不能照抄照搬,但是对于希勒教授通过建立金融新秩序化解实体经济风险的基本主张他是完全赞成的。
吴敬琏教授在论坛上指出:在中央政府向各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划拨原来由国务院集中行使产权的国有资产之前,首先要切出足够的国有资产,用以偿还对老职工的社会保障欠帐。否则,把现有国有资产全部拨给三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由它们自主处理,将使政府失去处理广大老职工的社会保障欠帐的最后一笔资源,从而留下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隐患。而将这部分国有资产通过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归还老职工正符合前面讲到的运用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创新来消除金融风险的主旨。
论坛的第三阶段希勒教授和吴敬琏教授进行了直接对话并当场回答了许多听众的提问。
林毅夫教授和谢平局长都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林毅夫教授指出希勒教授的观点对中国的改革有重大意义,我们中国市场的非理性因素更多,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回避各种风险。谢平局长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正在改善,中国股市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股票市场,因而有更多的东西需要探索。黄达教授总结认为今天的论坛各有见地,言之有物,给我们启发,引人思考。
本次论坛参加者踊跃,听众提问十分积极,整体气氛热烈。下午还举行了媒体见面会,希勒教授和吴敬琏教授将在见面会上就论坛相关问题接受媒体的采访与提问。
国家发展研究院官方微信
Copyright© 1994-2012 北京大学 国家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号-1
保留所有权利,不经允许请勿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