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2006年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毕业典礼致词

发布日期:2006-06-20 19:38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006年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毕业典礼致词

                                                                林毅夫

                                                            2006年6月17日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6届毕业生毕业典礼。

   首先我代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向今天获得学位的9位经济学博士生、46位经济学硕士生、13位金融硕士生、 92位2003级在职班、31位2004级全日班、84位2004级高层管理班国际MBA学生和12位经济学辅修及630位经济学双学位的本科生致以热烈的祝贺!经过十数载甚至二十几载的拼搏奋斗,你们在严格的筛选和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进入了全国无数学子向往的圣地――北京大学,并且在北大优良学风的熏陶以及经济中心诸位老师的精心培育下,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今天终于毕业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你们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今天将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今天将永远值得铭记和怀念!
      
   我也要利用这个机会恭喜各位毕业同学的家长和亲友,并向你们致以亲切的问候。正是由于你们多年的辛勤栽培和无私付出,才使你们的子女和亲人有了今天的辉煌。你们在为他们倾注无数心血的同时,实际上也在为社会和国家做出了莫大的奉献。因为今天毕业的同学们,可以说都是人中俊杰、社会精英和国家栋梁之材,为个人、为家庭、为国家、为民族将要做出的贡献不仅指日可待,而且难以估量。你们应该为此感到欣慰和自豪。现在我提议,全体毕业同学起立鼓掌,向今天来参加以及未能来参加典礼的家长、爱人、子女和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我还要借此机会衷心感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全体老师和工作人员。正是由于有你们在过去几年中的谆谆教导、严格要求和所做的大量繁琐细致的工作,才造就了同学们今天的圆满毕业。我认为,你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不仅仅为同学们铸就了一本毕业证或学位证,你们严谨勤奋的工作作风和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必然还将长远地、深刻地影响着毕业同学们的未来人生。
     
   在毕业同学们即将踏上新的人生旅程的此时,我禁不住想谈谈我对同学们的总体印象和感受。过去几年在朗润园的学习生活中,你们不仅用骄人的成绩证明了你们是优秀的学生,你们还通过各种学术活动、体育竞赛和赞助雁行北大、捐赠建立北京大学朗润希望小学等社会活动,充分展现了卓越的团队精神、优秀的领导才能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对你们的未来人生,我不仅满怀信心,而且抱有极高的期许。我相信各位在将来都会事业有成,我还相信,在你们中间,不仅会涌现出大批在各行各业中的领军人物,还必将会出现功在国家、利在社会的领袖人才。
 
   几年的朝夕相处,风雨同窗,使我和中心的老师们、工作人员们与同学们产生了如同一家人的情怀。今日一别,各奔东西。有些同学即将进入社会,走上或重回工作岗位;有些同学还要继续深造、学习;有些同学将留在国内,有些同学则将远渡重洋。此时此刻,我想以“责任、理性和道德勇气”作为临别赠言来和各位同学共勉:
  
   首先,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已经取得了连续27年的快速增长,但是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还低,2005年人均收入水平才达到1730美元,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巨大的差距。而且,并非所有国民共同分享了我国财富的增长,城乡、地区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均的情形日趋严重,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管在农村或是在城市都出现了许许多多生活困难、发展机会不足的弱势群体。在座的各位作为北大的毕业生都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道德情怀。时代和历史的机遇使北京大学成为无可争议的当代中国文化的中心,北京大学的学生负有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各位有幸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分子,在这里学习、生活数年,毕业后不仅要发挥自己的才能追求一己的成就,而且,要有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仁以为己任”的胸怀,以天下为一体,发扬 “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道德良心,关心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为中国的富强,为创造一个富足、公平、美好的现代化社会而努力,这样才能无愧于国家、社会所赋予北大毕业生崇高荣誉背后所蕴含的历史责任。
 
   其次,各位作为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在以天下为己任而努力奋斗时,也须记住中国和发达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而且,中国的社会处在一个快速的转型期,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不断在发展和变化,何者为是?何者为非?没有确定的答案,了解中国没有现成的模式,解决中国的问题更没有现成的方案。各位同学在北京大学这几年,虽然从老师、从书本上已经学习了许多先进的知识以及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各位将来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时,不能没有理论、也不能唯有书本,不能没有爱憎、也不能只有情绪,必须深入社会现实,冷静客观分析,以理性为准则,以国家、社会的长期发展和群体的最大利益为依归,实事求是,寻找解决我国当前各种矛盾、问题的可行方案,这样才不会好心干坏事,才能推动国家民族整体、长期、可持续的进步。
 
   第三,我国的经济、社会体制正处在一个快速转型的时期,利益出现多元化,个人和群体、短期和长期的利益经常不一致。以理性的态度来面对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公、矛盾和冲突,追求国家、社会的长期发展和群体最大的利益时,所作所为总会有人指责,有时甚至得不到社会上多数人的谅解,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必须有孟子所说的“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道德勇气,计天下之利、求万世之名,不计较个人一时之毁誉,不弃不馁,勇往直前,这样才能无愧于时代所赋予北京大学毕业生的荣誉和历史的使命。
  
   最后,同学们今天毕业,即将走出校园开始新的人生征程,分别是为了来日更好的相聚,希望各位把未名湖畔的朗润园作为你们的精神家园,中心的全体老师和工作人员,盼望着各位时常回到朗润园来!

 

R_20100505161113817.jpg (480×32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