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首页
- 新闻
北京市牛有成副市长北京大学演讲在中心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08-03-03 08:59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建设新农村 突出在四新
2008年2月29日下午,应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团委的邀请,北京市副市长牛有成同志莅临北大,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万众楼发表了题为“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的演讲并和现场的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河出席了此次演讲会并致辞。演讲会由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主持。
杨河副书记代表北京大学师生对牛有成副市长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并在致辞中指出北京大学的师生也一直关注着“三农”的发展,致力于“三农”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他希望通过牛副市长的演讲,北大师生能够对新农村建设有更深刻的理解,也鼓励大家更多地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在演讲会上,牛有成副市长分析了“三农”所处的阶段和“三农”问题的原因。他指出,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农村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农民是国民构成的主体,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平台和抓手。三农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业有基础缺投入,农村有资源缺要素,农民有组织缺服务。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体制性障碍,历史性缺陷和主体性落差。
他同时也指出了三农面临着新的机遇,就北京而言,主要有:三农目前已具有相当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和北京举办奥运会的契机。
关于北京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牛有成副市长谈到其重点是产业的发展,难点是主体(农民的积极性)的调动,关键点是创新机制的建立。北京的新农村建设突出的是一个“新”字。这个新字主要体现在树立新理念,培育新产业,探索新机制,培养新农民四个方面:(1)树立新理念: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在北京新农村建设中这主要体现在三起来工程,即让农村亮起来(太阳能灯),让农民暖起来(吊炕),让农业资源循环起来(沼气等)。(2)培育新产业:政府把培育新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中心任务,反弹琵琶,做好基础设施,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并发展壮大新型的集体经济。(3)探索新机制:新机制包括公共财政投入机制,部门联动机制,城乡统筹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4)培养新农民:即培养农民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思维方式。
在演讲会上,牛有成副市长还展示了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成果。精致的麦秸画、豆拼画、蝴蝶画、鲜藏的大兴西瓜等工艺品以及新颖包装的山核桃、五谷杂粮让许多与会者大开眼界。
演讲会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各院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林业大学等机构的学生和研究人员,以及媒体记者和业界人员共180人左右的听众。牛副市长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赢得了阵阵掌声。
国家发展研究院官方微信
Copyright© 1994-2012 北京大学 国家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号-1
保留所有权利,不经允许请勿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