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首页
- 新闻
姚洋:中国三十年的经济奇迹得益于我们的中性政府
发布日期:2008-09-18 23:14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无论基于何种立场,都很难否认,市场化三十年是中国巨变的三十年。三十年的苦斗,三十年的悲欢,让人铭心刻骨。更何况,中国已步入后奥运时代,诸多重大变量悄然汇聚,而市场化三十年最重要的意义,正在于它对未来的指向。市场化三十年对中国是福音还是陷阱?市场化三十年从何而来,又将去向何处?面对这样沉甸甸的话题,每一个关心民族命运的中国人,都不可能无动于衷。也就无怪乎国内最好的学者要纷至沓来。会议规模并不大,数十人而已。但吴敬琏、江平、张五常、秦晖、周其仁、张维迎、张曙光、姚洋、樊纲、盛洪……这份发言名单,已足以说明会议主题对于中国思想界的吸引力了。这次会议,就是天则经济研究所、广东省人文学会8月30日到31日在北京合作主办的“市场化三十年论坛”。
基于民间立场,以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客观总结市场化三十年,这是会议的主旨。百家争鸣也就是题中之义。最突出的争议有两个,最早是张五常跟诸多内地学者之间的争议。另一个争执则发生在清华大学教授秦晖和北京大学教授姚洋之间。历史眼光和国际眼光兼得的秦晖,主要解剖了南非模式,认为南非当年的经济奇迹,主要靠低人权和全球化两个因素配合而获致。只就单纯的经济效率讲,农奴制往往比自由人制度更有效,种族隔离正好为南非当局提供了这样的便利。加上全球化进程,南非当局能够以自己低廉的人工成本与发达国家竞争,所以一度无往不胜。但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一旦低人权的成本优势丧失,南非一旦踏上民主化正轨,其经济状况马上今不如昔,奇迹不再。
但是姚洋不能接受秦晖的意见。在姚洋批驳的对市场化三十年经济奇迹的四项解释中,秦晖就占了两项。姚洋提出了完全不同于这四项解释的他自己的独特解释。“我想提出来和大家讨论的,概括起来说是因为中国政府是中性政府。”那么什么是中性政府?他给出的答案是:“他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的利益,也不被任何利益集团所俘获,而且不和利益集团结盟。”这种政府的优势当然再好不过:“他第一容易考虑全体利益,全社会的利益。第二,他容易考虑长远利益。”姚洋并且声称,他可以举出很多例子,证明这个政府实际上是把长远利益放在短期利益之前,把全局利益放在局部利益之前。别的国家为什么不能创造中国三十年经济奇迹这样的成就?因为它们没有这样的中性政府,因为这样的中性政府在中国是不容易产生的,在世界上就更不容易了。
对姚洋的演讲,与会者多有耳目一新之感。一向儒雅平和的主持人周其仁微笑着总结说,这个报告非常有意思,“给我们的讨论带来很大的空间”。思维敏捷的学者们当然不会坐失这个很大的空间,争相发言,甚至连只是列席的外来听众也忍不住频抢话筒。会议气氛一下子显得特别热烈而欢快,颇具轻喜剧色彩。
持续两天的会议,坦诚而宽松。开放的讨论最有利于彼此激荡,这样的大脑风暴当然容易凝聚智慧的结晶。多角度透视市场化三十年的成就和问题,无疑是会议的主要收获。
国家发展研究院官方微信
Copyright© 1994-2012 北京大学 国家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号-1
保留所有权利,不经允许请勿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