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典礼BiMBA毕业生代表发言——李英健

发布日期:2010-06-22 16:53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老师们、同学们、各位来宾们:

    二年前,当我们走进北大,步入“朗润园”时,开始展现的是典雅、沉静、专注、宽容、平和,带着亘古不变的情怀,引领我们进入雕梁画栋,鸟鸣竹影中。先生们从容的“授业解惑”,如同浩荡的天风宣告着远年的诱惑与欣喜。窗前殿下,稍稍驻足,就会以宁静抵抗当今尘世的纷扰。宣者述情述理况,听者见仁见智,宣读的澎湃,辩论的机敏,交锋中的智慧,都体现了探求真理、思考人生的主题。先生们或儒雅淡定,或言辞犀利,或锋芒毕露,或随意亲和,但论学术是高谈阔论,天马行空般地想像与缜密的逻辑思辨相结合,对文本更是一丝不苟的专研与精解,无不体现对“术”的阐释,对“道”的体悟。在谈及国家民族的苦难,百姓的贫寒,动情之处热泪盈眶,又呈现出悲天悯人的情怀。吸引我们的是先生们丰博的常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的独立思想,耿直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奋斗精神。工作人员的周到细致,温情软语,使我们如沐春风。而周围的同窗好友,业内精英,相互砥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你,使你不敢有稍微懈怠,让你永远有梦想。

    今天我们就要毕业了,就要离开北大、离开朗润园。北大、朗润园你到底给予了我们什么 ?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体念着社会的苦楚,肩负着国家的兴衰,这是百年北大诞生的无数先哲们的不变的信条。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论”,无时无刻地在激励我们,报效国家与民族。

    蔡元培先生开创的“兼容并蓄”的原则,将会融入我们的心中。“兼”使其宽广,“容”使其厚重,“并”使其深刻,“蓄”使其博大。它代表了北大自由的学术传统,代表了学术自由和思想自由。但自由却不散漫,学思而又严谨,沉稳却包含激情,独立而又十分坚强。北大的自由是本质的自由,民主的自由,因而是可贵的自由。北大充满着自由却有着执着、坚韧的精神和敢为天下先的品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探索与创新,不迷信权威,相信科学,追求真理是百年北大一以贯之的。鲁迅提出“北大是常新的”。开创与原创,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精英,要成为民众中的精英,在精英中要而出成为领军式的人才、领袖级的企业家。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仰望星空:世界上有两种东西可以使我们心灵震撼。一个是头顶上灿烂的群星,一个是我们内心的道德准则 。与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是北大人的智慧。和而不同,相互包容。既有舍我其谁的豪气,又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君子谋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能取,竞争取财当仁不让。

    经世致用:实事求是,学以致用。要求我们要有“高山顶立”的见识和胸襟气度,又不要有“深深海底行”的隐忍和行动力、执行力,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

    北大使我们又一次充满了理想与激情。理想是永不褪色的,激情是不分长幼的。两年多我们或多或少融入了北大,有了一种理想主义的色彩,努力追求着心中的真、善、美至高的境界。正是这种理想主义与激情,让我们找到了一种高贵的气质 ,超凡的气质,这种气质又成为智慧与创造力的源泉。

    今天我们毕业了。曾经被敬奉在心中神坛的北大,虽然已不再神秘与难以接近,但是北大在我们心中那份神圣与高尚仍然没有任何的褪减。“朗润园”的精谧与沉默,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令我们有一种虔诚的感动,也始终令我们高山景行。这里有浓浓的人情,有着生命的体悟 ,有五千年不变的人文情怀。我们还会在这里相聚,那时我们会因久别的重逢,师友们款款而谈,把酒言欢。我们也会像远行的游子迫不及待地投入朗润园母亲般的怀抱。

    北大、朗润园,你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心灵的故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