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首页
- 新闻
毕业典礼教师代表发言——陈平教授
发布日期:2010-06-28 16:51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各位同学们,
今天,你们毕业了,即将接受社会的考验。而我和同学们一样,今年退休,即将接受历史的考验。在这时刻,我回想过去,觉得中国的崛起不是童话,而是神话。
首先,我和同学们一样,今天毕业要感谢我们的父母,感谢我们的前辈。没有他们,不可能有我们今天奋斗的勇气和决心。我的父母都是孤儿,我母亲的养母的家族中有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是战胜国,但是却必须割地赔款。所以,我母亲从小给我的教导,不是升官发财,而是要振兴中国。在母亲得了癌症的时候,不允许家里人告诉我,是怕影响我的学业,而不能在世界上证明中国人的智慧。我的父亲参加抗战,游过黄河,加入了共产党的外围,用投机黄金的利润来购买急需的医药送给解放军。我的老师都是两弹一星的元勋。我在中国科大的年级主任是彭德怀的支部书记。我们的教学干事是志愿军的空军参谋,综合干事是海军参谋。我们劳动的时候讲的故事,就是中国如何在劣势之下也可以和世界上的头号敌人作战。
|
我要感谢我的老师,是他们给了我们方法和眼界。在我小的时候,最初的志愿就是造军舰、建立海军。上大学之后,曾经想学习建造两弹一星,提高中国的地位。但当我到了剑桥之后,却感到原来的志向太小了。我们中国人错过了历史的机会,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条件上足可以在哥伦布之前发现美洲、环绕地球,但是中国人却只看到了我们的土地,而没有看到海洋。因此,今天中华民族要走向世界,我们要学习西方人的眼界,要有达尔文的眼光,能够研究世界衍化的规律;要有亚当•斯密的智慧,了解劳动分工的兴衰。否则的话,我们永远都只能赶,而不可能超。
我们还要感谢时代。我去年到过希腊,难以想象曾经历史辉煌的民族,现在却安于享乐。希腊文明的光辉已经不在,而中华民族的光辉却依然存在。58年大跃进的梦想,是赶上英国,只是要1080万吨钢,而现在却已经达到5亿吨钢。我们为什么能走到今天?我想是要学习毛泽东那一代人的气魄,邓小平那一代的胸怀,还有我的老师那一代人的视野,才能带领现在的世界走出金融危机,创造西方文明以后更高的辉煌。
在今天和大家一起毕业的时候,我想和大家分享一点个人的体会。第一,热门是昨天的机会,挑战是今天的机遇。北大有历史传统,但也有包袱。传统是兼容并包,但弱点是没有竞争淘汰。北大的学习热情是好的,但不足是没有追逐前沿。北大有非常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但是我们的体制还不能算是世界先进的体制。怎么办?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军事家拿破仑所说的:环境,我创造环境。从我上中学的时候,就开始了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但是直到我退休的时候,改革还没有成功。怎么办呢?愿和同学们一起努力!
我的深刻体会是,你们学习到的知识是不够的。尤其到了社会之后,你们会发现百分之八十的知识是过时的。那什么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探索知识的精神。我非常尊敬的一位经济学家,去世之前曾经批判他的学生曼昆,认为他的观点背离了凯恩斯的思想。而曼昆的教科书正是我们经济学原理的教科书。在经济危机之后,我看了一下,他所讲的十条经济学家共识的原理,起码有五条要接受时代的挑战。因此,我想同学们应当走的比我们更远。
我三十岁出国,四十岁才开始做经济学,但是我有勇气挑战经济学家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假如我做不到,希望我的同学们能做到!最后,我想和同学们分享我的好友张五常送给我的两句对联:“浩歌惊世俗,狂语任天真。”我再加两句:“相约十年后,豪迈论古今。”
谢谢!
国家发展研究院官方微信
Copyright© 1994-2012 北京大学 国家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号-1
保留所有权利,不经允许请勿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