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在线:中国走上“新型”城镇化道路有三个必要条件

发布日期:2013-03-08 09:58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在线讯(记者薛倩)“我国目前正处于选择城镇化道路的十字路口。城镇化的道路将决定中国经济未来,在目前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当进行恰当的政策调整。”3月2日,于北京举行的“CMRC中国经济观察”第32次季度报告会上,光大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高如此分析。

  徐高认为,中国走上“新型”城镇化的道路有三个必要条件:第一是城镇尤其是二三线城市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特别是农村老龄人口提供合适的居住环境和配套设施;第二是改革户籍制度,为农村人口接受平等的医疗和卫生制度提供保障;第三是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使进城的农村人口能够以土地换取其他形式的社会保险,从而彻底摆脱土地的束缚。徐高强调,能否有效实现政策调整,考验着决策者的魄力。

  高盛投资管理部中国区副主席、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说,“城镇化是政府努力推动的未来经济增长动力。”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究竟是城镇化推动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增长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会推进城镇化?哈继铭认为,两方面的因果关系都存在。首先,基础设施的完善,自然会带来包括消费、投资在内的经济增长便利。其次,城镇化对农产品价格会有明显影响。最后,城镇化将展现中国服务行业发展的巨大机会。目前,中国服务业的劳动力结构是有相对优势的,至少和制造业相比是如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快速城市化进程,农业劳动力占比从改革初期约70%下降到目前约35%。同时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在中国几千年农业史上堪称一场革命。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认为,农业革命有效保障了中国十多亿人口粮食安全,并构成中国大国城市化与结构持续转变的前提条件之一。卢锋说,未来中国农业增长仍面临多重挑战。面临劳动力“量减年老”和环保压力趋势上升等限制,中国需持续进行制度创新发掘农业增长潜力,并在更高水平上借助技术进步和现代投入增长效应以持续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最终完成中国农业革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