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首页
- 新闻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2015届经济学双学位项目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发布日期:2015-06-23 09:54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015年6月21日上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5届经济学双学位项目毕业典礼在邱德拔体育馆隆重举行。
暖场微电影:《经双修炼手册》
在典礼正式开始之前,一部名为《经双修炼手册》的微电影以四位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双学位学生在国发院生活的点点滴滴,向在场的老师、毕业生和家属再现了他们的学习与成长历程。这是今年的双学位毕业生在期末考试间隙用一周的时间倾情完成的作品,最终版直至21日凌晨两点才出炉。如果说,影片展示的经双修炼过程让毕业生产生了深深的共鸣,那么对于家长,则是留下了无比的感动与骄傲。
开场:掌声响起来
在全场的欢呼声中,教授团队在激昂澎湃的音乐声中走入场内,百花成蜜,绿叶成荫,六月的桃李是对老师辛勤耕耘的最大肯定。三次热烈的掌声开启了毕业典礼的序幕。这掌声献给最敬爱的老师、教授;献给看台上的亲友团、家属们;也献给不懈奋斗的自己,成功的道路抛洒下无数的汗水,千锤万凿终于锻造出更好的自己。本次毕业典礼由国发院黄卓老师主持。
院长姚洋:自由放飞心灵,理性点亮人生
首先发表致辞的是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作为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大家长,几个数字吐露了他心中的骄傲,2015年共有849位经济学双学位同学,还有13位经济学辅修同学,以及28位元培政经哲的同学毕业,这是国发院全体老师辛勤浇灌结出的累累硕果。
经济学双学位对于多数同学而言,是一种素质教育,它可以为他们提供一套观察和理解社会的方法,用理性的视角面对复杂多样的社会,促进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中国正处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而理性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摆脱无谓的情感束缚,用理性去点亮自己,也照亮周围人的人生。
另外,姚洋老师希望毕业生在在获得这个含金量颇高的文凭同时,也要拥有北大自由的精神。他勉励大家将经济学的理性与北大自由的精神结合起来,在实现完美的人生的同时,也为中国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代表余淼杰教授:坚持有价值的学习,做最好的自己
余淼杰老师首先阐述了自己对于做学术的热情,做学术可以实现真正的身心自由。他也强调不管大家以后将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都要做好自己,坚持有价值的学习,而你喜欢的即是有价值的。
因此一方面,他勉励大家要脚踏实地、认真做事,找到榜样的力量,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尽力完成。另一方面,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他认为需要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努力做好自己,走自己的路。不管是学术界还是外面的社会,就算你只是一条小溪,你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哪怕细小微弱,只要清澈见底就可以了,如果你见了长江黄河,也不用妄自菲薄。
北大是大家永远的家园,从这里毕业是大家永远的骄傲。在这个美好庄严的时刻,余淼杰老师这一番发自内心的谆谆教诲让大家都屏息凝神、获益匪浅。
毕业生原创作品:漫画定格青春,精神还在传承
在毕业典礼的现场,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视频引爆了现场的气氛。它的作者是北京大学2011级工学院的崔静远同学,也是这一届经济学双学位的毕业生。一系列简洁可爱的漫画串联起了在国发院的学习生活,当时只道是寻常,而今已是心头抹不去的珍贵记忆。同窗情深、师恩难忘,自己的梦想也像一颗种子,破土、发芽,并在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视频满载着感恩与感动。
最后,由今年几百位经双毕业生的手印绘制而成的国发院长青树(画卷)在现场展示,并由国发院副院长徐晋涛教授代表学院接受了同学们的这份心意。它象征着同学之情长青、师生之情长青,也将见证国发院越来越好,永远长青。
经济学双学位项目学生代表王赫:聪明的人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做正确的事
国发院的老师们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也在学习经济学的道路上给予大家足够的信心和勇气。作为国发院最年轻群体的代表,2011级物理学院本科生王赫同学用可敬、可亲、可爱六个字表达了他对朗润园的喜爱。他提到在大一的经双分享会上余淼杰老师说,聪明人总是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做正确的事,正确的时间就是现在,正确的地点就是国发院,正确的事情就是来国发院修经双。转眼三年过去,流逝的是时间,不变的是情怀。也许多年后黑板上的公式已经模糊,但国发院传递的经济学思想方式仍将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成为经双学子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家长代表崔军:大展宏图,不忘感恩
6月21号正是父亲节,有一位特殊的父亲,在他的孩子就读经济双学位期间,资助了另一名双学位同学直至他研究生顺利毕业,他就是家长代表崔军。
在与主持人的交流中,崔军家长表达了他强烈的爱才惜才之心,而面对那名受资助同学的谢意,他也并不居功。面对新一届的毕业生,他祝愿大家能够在以后的学业和事业中大展宏图,也希望大家用在学院学到的知识孝敬父母,回报社会,报效祖国。语言虽然简单,都是拳拳真情,受到这一触动,主持人提议大家将现场的自拍照传给父母,将爱与温暖传递到远方的家。
经济双学位校友代表樊功臣先生:不忘初心,小苗终成栋梁
六月朗润飞离歌,毕业生们就有了新的身份——国发院的校友。作为经济双学位1998年毕业生,搜狐副总裁樊功臣先生与大家分享了他在学校的珍贵记忆。关于林毅夫老师、易纲老师、海闻老师和周其仁老师的独家记忆,仿佛让大家回到了那个峥嵘岁月。他特别感谢了赵普生老师,她就像母亲一样操持着这个校友大家庭,工作琐碎,精神至伟。
转眼间,国发院校友大家庭已经拥有1万5千名校友,走向社会不忘初心,国发院是大家永远的精神家园,也是大家可以信赖和依托的一个组织。最后,他鼓励毕业生们坚定地传播和继承老师给予的能力、赋予的精神,为中国未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栋梁之才。
经双项目元老赵普生老师:希望校友永远心系朗润
赵普生老师从1997年开始在双学位办公室工作,陪伴和目送着一届届双学位同学从双学位的学习生活中,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言谈之中,一个个的数字是一串串的骄傲:从1998年到2015年,国发院积累了万名校友,十年、二十年之后,这里将会有两万、三万名学习、工作、生活在世界各地,从事各行各业的校友,他们都是北京大学国发院的宝贵资源。
赵普生老师表示,校友会将继续为大家搭建学习、交流、发展的平台,继续无微不至地提供服务。同时她也表达了自己的美好祝愿,祝愿大家永远心系朗润,胸怀天下,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特邀嘉宾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先生:感恩时代,走向创新
国发院毕业典礼的重头戏“嘉宾发言”迎来了重量级嘉宾:新希望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中国民生银行的副董事长、第12届全国人大代表刘永好先生,他也曾担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务。此外,他也是国发院的家属,是EMBA校友的父亲。
面对现场大多20出头的毕业生们,刘永好先生感慨良多。首先,他回顾了自己22岁时的生活,当时他作为下乡青年,在四川省成都市的农村插队,生活非常艰难。再看今天,努力换得幸运,经济迅猛发展,企业不断成长。他强调大家赶上了好时代,要感恩这个时代。
紧接着,他结合自身企业改革开放以后的成长历程,从经济的推动角度总结了中国这33年来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财政引导或者推动的经济。当时一切都是凭票供应的计划经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是国有的,私人公司不能获得贷款。90年代改革开放进入新格局,刘永好先生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成了民营企业联系党与政府的桥梁和纽带。1996年中国第一家由民营企业主办的银行——民生银行正式成立。此时,中国经济发展走入了第二个阶段,即银行主导或推动的经济体系。企业靠银行贷款获得不断发展。
这两年,第三个阶段已经来到,变革创新的互联网思维开始主导。新希望集团作为传统行业,走上了二次创业之路,在互联网化、金融化、国际化的道路上,迎来了企业发展新的春天,他也勉励毕业生们要不拘于常规思维,努力突破自我,开拓一条新的发展之路,为中国的转型升级做贡献。
最后,作为一名有爱心、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家,他决定在明年资助十名学生,也祝愿更多的北大学生在这个大好时代努力拼搏,用青春为未来书写华章!
学位授予:沉甸甸的收获
在前人和榜样的勉励和祝福下,毕业生们从恩师手中接过了沉甸甸的学位证书:烫金大字折射出青春的光华,幸福的笑容写在每个人的脸上。待到百花成蜜日,绿叶成荫子满枝;六月朗润飞离歌,万水千山总是情。虽然毕业了,但是北大国发院是大家永远的心灵港湾,朗润园永远牵挂着大家。(文/胡琪)
国家发展研究院官方微信
Copyright© 1994-2012 北京大学 国家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号-1
保留所有权利,不经允许请勿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