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首页
- 新闻
为中非产能合作贡献智库力量 ——北大国发院中非产能合作研究组非洲调研札记
发布日期:2018-09-05 12:34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9月3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召开,中非各国的国家领导人再一次相聚在北京。2018年的中非论坛以“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主题。
调研组在埃塞俄比亚的阿达玛工业园,承建方中土集团的办公室前。为了节约成本,建设者的办公室、食堂和宿舍都是由集装箱改装中国政府表示,次峰会的成果将把双方深化务实合作的强烈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中非应该怎样合作,如何构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一直在为之贡献智库力量。
中非峰会召开前夕,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非产能合作研究课题组(下称中非产能研究组)两次赴非洲进行现地调研。研究组由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晓波牵头,由不同研究研究方向的教授、研究员共同参与实施。南南学院博士生、DPS博士生、国发院经济学博士生和硕士生都加入了调研。本次调研是国发院横向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探索。
中非合作在以往有过很多辉煌的成就,也走过了弯路。例如,中国公司为埃塞俄比亚建了十几个糖厂,建完之后才发现埃塞当地没有那么多甘蔗;中国企业很多想在埃塞投资纺织业,然而等到工厂或者要建或者没建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国家并没有适合的棉花。
人们往往觉得非洲是情况比较统一的大洲,实际上,非洲的不同国家,制度安排、资源禀赋情况差别极大。非洲的五十余个国家资源禀赋和政治制度均千差万别。因此中非合作应强调非洲的实际情况,不可以按照固有思维模式强推非洲工业化,而应该一国一策,结合非洲国家的资源禀赋情况发展优势产业。中国企业在各地走出去经验可能很不相同。因此要认真总结不同的案例,找出共性和特性。
中非产能研究组(李其谚、王进杰、宫玉振、任丽霞、张杰平等)已经在6月和8月两次赴非洲调研。调研组首先选择了非洲最具有研究价值的两个人口大国——位于东非的埃塞俄比亚和位于西非的尼日利亚。调研范围涵盖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华坚工业园、阿达玛工业园、阿瓦撒工业园,尼日利亚莱基自贸区。调研组也在埃塞俄比亚和尼日利亚政府部门,中国驻埃塞商处,NGO研究机构,园区内外企业,百姓集市做了广泛的调查与访谈,深入了解埃塞俄比亚和尼日利亚的一线情况,了解中国和其他国家企业在这两个国家的经营与发展。
调研组在校友企业埃塞俄比亚华坚工业园调研在调研中,国家发展研究院宫玉振教授亲自为在非洲的中国企业家发展提供战略指导。宫老师认为国际形势和资源禀赋决定了中非之间自建交之初便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形成了天然的战略互补。然而非洲国家从部落文明、农业文明过度到工业文明,还要经过漫长的转型期。中国企业要适应当地的文化,并且有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
在现地访谈中,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参赞刘峪对国发院中非产能研究组寄予厚望:“中国政府现在对非洲有一个很好发展战略契合点——中非命运共同体,那么最好结果的是什么?是要体现在务实合作上。北大国发院既然是最强的一个研究机构,我希望你们就是深入下去。”刘峪说。
刘峪参赞向调研组推荐了阿瓦萨工业园作为研究样本。阿瓦萨工业园是美国PVH集团配合美国的“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奥巴马的“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入驻。园区由中国的中土集团承建并协助埃塞俄比亚政府进行园区管理运营。目前,阿瓦萨工业园已经成为非洲工业化的“名片”,迎来了非洲众多国家元首的参观。2017年12月,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林毅夫教授,也赴阿瓦萨工业园进行调研。
中非产能课题组两位调研员王进杰和李其谚向参赞介绍,林毅夫教授一直致力于中国未来发展及中国和埃塞俄比亚产能合作的研究。在林毅夫、张晓波等多位教授的影响下,调研组的师生们对中非合作一直保持着浓厚的研究兴趣并多次到非洲进行实地调研,秉承严谨的学术态度对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和中国产能合作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
目前是非洲工业化起步的关键时期。中国政府对非援助建设大量基础设施,非洲国家在接受“输血”的基础上,强烈希望能够学会“造血”——发展工业。按照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工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在交通、城建、水电、社会服务等必要的基础设施之上。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政府都非常重视工业园与自贸区的发展,他们认为工业园和自贸区可以为非洲工业化创造上述条件。然而,非洲国家在工业园的发展速度、园区规划方面没有足够的经验。埃塞俄比亚政府实施工业园“大跃进”,一口气规划建设十多个工业园。目前这些工业园已经遭遇了资金匮乏、管理人员匮乏、资源匮乏等几大瓶颈约束。
调研组在与尼日利亚莱基自贸区政府管理者访谈与此同时,调研组也访谈了在非洲建厂投资的中国企业家,了解他们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资源能源和基础设施匮乏、物流成本高、政局不稳及腐败问题、劳动力素质尚待培养、语言交流的障碍及文化适应性等。
调研组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访谈和研究,研究成果将为非洲工业化建言献策,为“中非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提供学术支持,为中国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帮助和文化适应性指导。
国家发展研究院官方微信
Copyright© 1994-2012 北京大学 国家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号-1
保留所有权利,不经允许请勿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