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访余淼杰等学者:美若再打贸战 所有成果无效

发布日期:2018-06-04 12:23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文汇网讯】(记者 马琳 北京报道)中美贸易第三轮谈判昨日在京结束。中方当天发表声明指出,双方就落实两国在华盛顿的共识,在农业、能源等多个领域进行了良好沟通,取得了积极的、具体的进展,相关细节有待双方最终确认。中方同时强调,如果美方出台包括加征关税在内的贸易制裁措施,双方谈判达成的所有经贸成果将不会生效。对此,北京外贸领域专家向香港文汇报指出,谈判结果在意料之中,落实了华盛顿共识里的一些内容,同时针对美国的出尔反尔,中国也明确了不打贸易战是扩大进口等谈判成果生效的前提。这将对美国的摇摆态度以及后续谈判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zhangfei_bfae

据新华社报道,6月2日至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带领中方团队与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带领的美方团队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就两国经贸问题进行磋商。双方就落实两国在华盛顿的共识,在农业、能源等多个领域进行了良好沟通,取得了积极的、具体的进展,相关细节有待双方最终确认。

声明指出,中方的态度是始终一贯的。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中国愿意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增加进口,这对两国人民和全世界都有益处。改革开放和扩大内需是中国的国家战略,我们的既定节奏不会变。

声明同时强调,中美之间达成的成果,都应基于双方相向而行、不打贸易战这一前提。如果美方出台包括加征关税在内的贸易制裁措施,双方谈判达成的所有经贸成果将不会生效。

罗斯:会谈友好坦诚

另据路透社报道,罗斯昨日对记者发表简短声明称,「目前为止,我们的会谈是友好、坦诚的,谈及了有关具体出口项目的有用话题。」当天晚些时候,罗斯返回美国。

对于第三次中美贸易谈判达成的共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淼杰向香港文汇报表示,谈判结果在意料之中,在华盛顿共识里双方就谈到了要有意义地增加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出口,美方将派团赴华讨论具体事项。

京专家:设前提展底气

「实际上,扩大农产品和能源进口是有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美国在这两个领域都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相对低廉的能源对国内企业来说可以降低成本,对消费者来说可以买到更便宜的商品。不过,扩大农产品可能短期会对国内农业造成压力,国家可以给予相应补贴。美国也有贸易调整援助(TAA)制度,这是一种由美国政府实施的、对受到进口产品竞争而导致损害的美国相关产业中的企业和工人提供救助的一种法律制度。」余淼杰说。

此外,余淼杰强调,此次中国在声明中明确了不打贸易战是扩大进口等谈判成果生效的前提与底线。事实上,中国在这一点上是很有底气的。中国扩大开放、增加进口已经成为既定的国家战略。如果美国一意孤行,我们完全可以从欧洲、日韩进口,让贸易战的影响最小化。而美国现在与全世界打贸易战,相当于以一个国家反对全球贸易自由化、一体化,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美国这样做最终会成为失败方。

美财长「盼改变中国经济结构」 华学者:改革不需别国指手画脚

在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赴北京与刘鹤展开第三轮中美贸易谈判之时,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在加拿大出席七大工业国集团(G7)财政部长会议。作为首轮中美贸易谈判的美方代表,姆努钦表示,美国希望在北京进行的贸易谈判,除了让中国购买更多美国商品外,还能对中国经济造成结构性改变。对此,多位外贸领域学者向香港文汇报指出,中美贸易不平衡与中国的经济结构没有关系,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不需要美国来指手画脚。

据外电报道,姆努钦表示,在北京进行的中美贸易第三轮谈判,美方的目标广泛:「这不仅是购买更多(美国)商品,也与结构性改变有关。在根本上,如果出现结构性改变,让我方公司得以公平竞争,按定义来说,仅此就能处理贸易赤字问题。」

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为上策

对此,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向香港文汇报指出,美国所认为的「结构性改变」可能更多的是想扼杀中国高端制造业,美国301调查真正剑指就是「中国制造2025」。事实上,中国一直在进行经济的结构性改革,希望使工业向着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转变,这与美方的期待可能并不一致。他还强调,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其实最需要做的是美国进行出口的结构调整,不再限制对华高技术出口。

贸易不平衡与经济结构无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淼杰亦向香港文汇报表示,姆努钦所谓的「经济结构性改变」完全是强词夺理。中美贸易不平衡与中国的经济结构没有关系,而且这一方面的改革是中国自己的事情,我们的改革必须要符合我们自己的经济战略,并不需要美国来指手画脚。

文章来源:香港文汇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