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访余淼杰:中美贸易摩擦有缓和迹象

发布日期:2018-05-20 11:54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对于此轮中美贸易磋商,多位外贸领域专家向香港文汇报表达了较为乐观的观点。专家认为,从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刘鹤在会面中的表态看,中美贸易摩擦有走向缓和的迹象,特朗普对中美贸易的观点由对抗转到共同做大贸易蛋糕的思路上来。尽管还面临着阻力和挑战,但相信如果双方本着积极态度,可以最大限度推进中美经贸磋商进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淼杰指出,在与刘鹤会面中特朗普提到「美中在经贸领域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十分重要」。可以看出,特朗普对中美贸易的观点由对抗转到共同做大贸易蛋糕的思路上来了。原来中美贸易摩擦的核心是美方想对中国产商品征收高关税,中国被迫给予反制,对美国农产品等加征关税,这样的思路只能把两国的经贸蛋糕越做越小。

「不过,这次的中美谈判中,特朗普有所转变,愿意回到其前任奥巴马做大中美贸易蛋糕的思路上来。其实,美国一直都很在意中美贸易逆差,只是之前更强调通过出口倍增来扭转。」余淼杰说。

两国经贸互补空间大

对于特朗普提出的加强能源、制造业、农业等领域经贸合作,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这几大领域都是美国的优势领域。页岩气革命后,美国有大量能源需要市场消化,而全球很难再找到比中国更大的市场;美国也是农产品出口国,而中国的农产品对国际市场需求很大。制造业领域则是此次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美国比较担心中国在高端制造业上与美国抢饭碗,但实际上随着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将会需要进口更多美国的高技术产品。可以说,中美经贸的互补空间很大,合作潜力很大。

余淼杰指出,扩大进口对中国而言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之前中美之所以存在较大的贸易顺差,不是因为我们不想进口,而是美国不愿意将高科技产品卖给中国,希望美国能够放开限售。
此外,余淼杰强调,特朗普提及的市场准入问题,中国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推进,包括在自贸试验区进行负面清单加准入前国民待遇的尝试。他预计,此次谈判中国可能会率先放开金融领域的市场准入。「其实,中国的服务业市场已经相对成熟,尤其金融业有本土优势,开放不会出现狼来了等负面效应。」
?
■香港文汇报记者 马琳 北京报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