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林毅夫: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变”与“不变”

发布日期:2018-05-09 14:20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董瑞强 2018年5月5日,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北大国发院投资论坛上对新时代中国经济的“不变”与“变”进行了阐释。

他认为“不变”的部分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中国改革开放永无止境;二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仍有相当大潜力;三是中美合作双赢的趋势。而在他看来,“变”的部分也有三方面:一是收入水平会变高;二是外部环境会有很大变化,如何处理外部问题非常关键;三是国际经济治理结构的调整,可能会引发不少矛盾和冲突。

林毅夫表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经济发展成果有目共睹,中国采取务实的渐进双轨制办法,因势利导,设立经济特区、工业园区等,避免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如苏联、东欧经济崩溃、停滞和危机不断,并取得了稳定快速发展。

不过,他也坦言,这种方式有其代价,保护、补贴传统重型国有企业,必然会出现政府对经济的诸多干预和扭曲,这可以带来稳定,但也带来了一些权利寻租和腐败以及收入分配问题。“所以改革就要与时俱进,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潜台词就是要把剩余的扭曲都取消掉。”

他对经济观察网表示,“推行全面深化改革的措施并非一两天就能落实,即使都落实到位,也不代表不需要再改革了,因为经济发展过程中新的矛盾和冲突,必然会不断涌现。所以中国经济如果要继续保持稳定和相对快速地发展,改革永远路上,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如此。”

在林毅夫看来,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仍有相当大的潜力,若潜力发挥的好,中国还可保持比较高的发展。此前他曾提出一个论断——从2008年开始中国还有20年保持8%增长的潜力。“经济增长的本质是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收入水平才能提高。这个机制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是一样。”

“如果发展中国家懂得利用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和产业差距,以引进、消化、吸收方式来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就会有一个后来者优势。这样创新的成本会比发达国家低,风险也会比发达国家小,如果发展中国家懂得利用这种潜力,那么它的发展速度自然可以比发达国家快。”他讲道。

林毅夫进一步指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13个发展中经济体懂得利用这个潜力,实现了每年7%甚至更高速度的增长。中国在1978年后成为这13个经济体之一,这就揭示了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能以年均9.5%的增长持续了39年,这是发达国家的3倍。

对于中国经济经历了40年的快速增长,还有多少后来者优势,林毅夫对经济观察网说,“关键不在用了多少年后来者优势,而是现在与发达国家差距有多大。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发挥主要取决于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即使后者不太好,但中国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我相信中国经济未来十年有年均增长8%的潜力。”

本文来源:经济观察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