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首页
- 新闻
《经济观察报》新结构经济学国际发展论坛第二期:《2015年人类发展报告》发布
发布日期:2016-05-06 15:48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董瑞强 4月30日,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CNSE)在北京大学教学楼举办了第二期“新结构经济学国际发展论坛”。论坛发布了《2015年人类发展报告——为人类发展而工作》,来自政府、高校和国际组织的嘉宾和评论人先后从不同视角对报告作了分析和解读。
《2015年人类发展报告——为人类发展而工作》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办公室的主任、人类发展报告首席作者Selim Jahan博士致辞。北大国发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创始人林毅夫教授高度肯定了人类发展报告的重要意义。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徐佳君主持论坛。
Selim Jahan博士在致辞中表示,“工作是这个时代一个界定性意义的话题,它给全世界带来了普遍的挑战。工作的大环境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人类发展来说有一些影响是积极的,有一些则是负面的。正如去年通过的2030年发展议程,其主旨恰与工作相关。这也正是要将今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主题定为‘为人类发展而工作’的原因。”
报告中指出,工作远非仅仅是就业或有偿雇佣,工作还包含无偿护理工作,志愿服务,及诸如写作、绘画、音乐一类的创造性人类活动。全球化和数字革命使工作大环境改变,这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意义深远。不管是有偿工作还是无偿工作,都存在巨大的性别失衡。有偿工作由男性主导,女性则主要从事无偿工作。可持续性工作和可持续性发展目标 (SDGs) 是相互促进的,欲以工作的方式促进人类发展,拥有一套务实的战略性政策,则是势在必行的选择。
据Selim Jahan博士介绍,人类发展报告旨在启发、激励公众的意识,同时也为政府提供一些信息,帮助决策者做出决定,进而为人类的发展和完善,做出贡献。“我们要把这些分析和数据以及我们主要的研究结构融合起来,更好的帮助政府制订政策和战略。”
对此,林毅夫教授表示,“人类发展研究报告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报告。它传递出的新信息以及新的政治决策,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与此同时,对于报告中一些与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相互涵盖的研究领域,林毅夫表示非常欣赏。他坦言,如何实现一种包容性增长,帮助社会及其成员真正抓住不同类型的发展机遇,这也是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为了促进人类发展,帮助一些落后国家由以农业为主导的初级社会,发展成为工业高度发达的社会,并且实现高收入目标,这一部分也正是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所要做出的主要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张秀兰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雷晓燕副教授也应邀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先后发表了对《2015年人类发展报告——为人类发展而工作》的理解和评价。
张秀兰教授表示,“我很喜欢这份报告,它让我忆起了很多想法,也给我打开了视野。它像及时雨一样,给我带来了一些新的概念,究竟发展是什么,这些都值得我们反思。这一点对每个国家而言同等重要。”
此外,她认为,“一些慈善工作者、志愿者、残障人士、农民工及其子女等被边缘化的、小规模人群,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关切的。他们处在社会底层,是最基础的人民群众,如何获得社会保障?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社会契约体系,为他们留一块地。我们希望获得政府的支持,社会、公民的支持及企业的支持。在新型社会契约中我们需要反复思考一下人类发展的基石,以及整个社会的容纳能力,因为这也与中国梦息息相关。”
据了解,新结构经济学国际发展论坛以“创新发展理念,探索发展实践”为宗旨,致力于搭建起贯通学术界与实务界的高端思想交流平台,集合国际发展领域有影响力的机构、专家和精英,以开放、平等、包容的心态开展新结构经济学在国际发展领域应用的国际对话。
作者:董瑞强 编辑:经济观察网
国家发展研究院官方微信
Copyright© 1994-2012 北京大学 国家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号-1
保留所有权利,不经允许请勿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