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首页
- 新闻
李玲、余淼杰、张丹丹教授获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立项
发布日期:2020-05-02 15:10 来源:
日前,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以下简称“四中全会专项”)立项名单正式公布,我院共有三项课题入选,李玲教授主持的“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研究”和余淼杰教授主持的“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研究”获重大项目立项,张丹丹教授主持的“流动人口犯罪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研究”获重点项目立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意义重大而深远,学校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对四中全会精神的研究和阐释工作,在校长办公会上专门听取有关进展的报告,对本次专项的申报动员和组织工作进行了深入部署并积极推进落实。此前,北大在相关领域已有2项特别委托课题获得立项,至此北大围绕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共立项11项,这是继去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首次突破50大关、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12项全国第一之后,北大纵向项目取得的又一次重要突破。
“四中全会专项”是国家社科基金规模最大的一次重大专项,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题,设立100个选题,最终评选出109项立项课题。本次专项共有来自全校13家单位的33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申报,其中9项获得立项,立项率27.3 %。立项课题集中在社会科学领域,将围绕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论述进行深入的研究阐释,这既是北京大学社会科学科研实力的一次重要展现,也将带动相关学科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附:我院“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课题简介(2项)
课题名称: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研究
首席专家:李玲
课题组主要成员:雷晓燕、汪浩、周云、邓小铁
李玲
首席专家简介:李玲,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是最早提出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应该由政府主导,建立保障人民健康的医疗卫生制度以及实施健康强国、健康中国的学者。
课题简介:医疗卫生制度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角度,利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国际前沿的市场设计理论,结合国内医改地方试点的示范经验,以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对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要素保障体系的关键问题进行系统整体设计,比较不同制度的实施效果,发现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然后对医改政策和绩效进行系统性的综合研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政策建议。
课题名称: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研究
首席专家:余淼杰
课题组主要成员:刘青、田巍、戴觅、王雅琦、钟腾龙
余淼杰
首席专家简介:余淼杰,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是国际贸易学和中国经济研究。
课题简介:根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指示,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而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本课题基于微观企业交易(企业—贸易方式—产品—国际市场)的视角,从拓展经营主体多元化、贸易方式多元化、贸易产品多元化和国际市场多元化等四个层面研究如何系统地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这个重大问题。通过课题研究,将给出拓展经营主体、贸易方式、贸易产品和国际市场多元化的机制路径和政策建议;通过对外贸易多元化,有利于减少我国企业对国外先进技术和核心产品的依赖,有利于分散对外贸易风险,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上端攀升,有利于推动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我院“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立项课题简介(1项)
课题名称:流动人口犯罪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研究
首席专家:张丹丹
张丹丹
首席专家简介:
张丹丹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聘副教授,木兰学者。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包括中国转型期劳动力市场问题,城乡劳动力流动的经济、社会影响,以及制度等外生的冲击对人行为的影响等。近年来,张丹丹博士开始对流动人口的犯罪问题进行研究并在多所监狱收集犯罪的数据。目前张丹丹博士已有多篇文章发表在Economic Joural等国际、国内经济学顶级期刊。
课题简介:
该课题研究聚焦流动人口犯罪率高企背景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课题将利用微观计量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方法,结合从多渠道收集的微观数据,系统地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以及犯罪的防治策略。具体来说,本课题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利用广东省三所监狱的行政数据描述过去十几年的犯罪变动趋势。其次,利用微观个体犯罪数据,使用因果识别的技术,系统分析流动人口犯罪的动因,主要关注不平等、教育、童年经历等因素对犯罪的影响。最后,通过构建犯罪预警模型对犯罪率进行预测,并进行社会治安治理的政策分析。
国家发展研究院官方微信
Copyright© 1994-2012 北京大学 国家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号-1
保留所有权利,不经允许请勿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