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描进入国发院校友

官方公众号

首页 -校友新闻 -新闻详情
【校友荣光】一个平凡的向往——国发院北大珠峰队员分享会举行
2019 年01 月15 日 来源:北大新闻网


2018年5月29日,“一个平凡的向往——国发院北大珠峰队员分享会”在朗润园万众楼一层大教室隆重举办。三位来自北大国发院的珠峰登顶队员借此讲述了自己攀登珠峰的种种令人赞叹的经历,分享了他们登顶之路上的平凡向往,成功背后的艰辛付出。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国发院BiMBA商学院联席院长杨壮,国发院助理院长、MBA中心主任刘长艳和五名北大珠峰登山队队员。分享会由EMBA2011级校友戚泉主持。


北京时间2018年5月15日7时50分至10时23分,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上不断传来来自北京大学珠峰登山队振奋人心的消息:魏伟(女)、方翔、夏凡、赵万荣、郭佳明、李进学、钱俊伟、庄方东、陶炳学、李伟、杨东杰和邱小斌先后登顶。他们突破了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极限,向世界传递着无畏、顽强、坚持、拼搏的品质,让人为之赞叹。在这12位登顶的队员中,有3位是国发院的校友和学生,他们是:EMBA2011级校友李伟,MBA体康2016级学员邱小斌以及经双2013级校友赵万荣。



分享会活动由北大国发院助理院长、MBA中心主任刘长艳老师首先做开场欢迎辞。刘老师向大家再次介绍了北京大学山鹰社的社团精神——“存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习鹰之性以涉险,融鹰之神在山巅”,随后,刘老师代表国发院的老师们,向本次珠峰登山队队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北京大学户外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山鹰社指导教师钱俊伟受邀出席。他在致辞中表示,国发院在这次北大珠峰登山队员中占了25%,这就是优秀院系的价值所在,这里的学员不但企业做得好,身体素质也好,还能攀珠峰。珠峰攀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做企业,做任何事情一样,这需要一种坚毅的精神。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1级EMBA、北京奥普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北大珠峰队队员李伟首先做了全面精彩的分享。自2000年开始尝试户外活动的李伟,曾在2016年7月登顶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2017年10月登顶8201米的卓奥友峰。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李伟首先与大家分享了此次攀登过程中珠峰的壮美风景,一幅幅图片将大家带入了一个充满魅力、挑战与惊险的极限之地。登山队员们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世界之巅的风景,但在这些令人神往的风景背后,却是一次次挑战极限的勇敢尝试。



李伟说,他曾以为攀登珠峰对自己而言是极其遥远极其困难的事情,但在成功登顶的朋友面前,自己逐渐萌生了“我也想成为一个这样的人”的愿望。在他看来,正是这样朴素单纯的向往和梦想,加上登山路上生死相伴的向导协助,后台总指挥的辛苦付出,才成就了自己登顶珠峰的愿望。


“仰望星空只是别人心中的美丽。去想象一种美丽,不如自己去亲身感受这种美丽。与其去想不如去做。”2014年参加了第九届“戈壁挑战赛”的李伟,愈发认为“完美的人生就是实现内心的向往,不去等待,而去奋斗,一点一点靠近梦想,实现向往。”经过了三年时间的准备,与登山队员们一起训练、一起流汗,共同攀登一座一座的雪山,队员间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流传着“无兄弟不登山,路绳之上皆兄弟”的说法,也真正证实了“一人行速,众人行远”的道理。



李伟总结道,从日常训练到正式攀登,队员们需要处理三种关系:与自我的关系,与团队的关系,与自然的关系。在大部分时间中,攀登的过程都是很孤独的,枯燥的。整个登山就是靠自己的双脚一步一步走上去,再一步一步走下来的过程。因此,在行走的过程中,和自己内心对话,克服焦躁心理,完成自我建设十分重要。“总得熬过无人问津的日子,才能拥抱你的诗和远方。”在李伟看来,登山的成功是运气、体能、技术、心态和自我建设的综合。不仅要心生敬畏,心怀虔诚,有时候还需要决绝的勇气,很多队员在临行前都留下了遗嘱。



攀登珠峰这一单纯的向往,成为了大家坚持三年去用心准备的目标。所投入的时间、身体、物资、训练等种种成本,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大部分的学生做出了休学一年的牺牲,校友们则牺牲了自己的工作时间和陪伴家人的时间。在李伟看来,攀登珠峰过后,自己和队友们更加理解了“北大精神,永在巅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一口号背后的责任和情怀,也为自己能够代表北大人登上世界之巅而感到骄傲。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6级体育产业与大健康MBA,孚时投资董事、北大珠峰队队员邱小斌是一位资深的体育达人。2008年曾登顶海拔7546米的新疆慕士塔格峰;2013年登顶海拔8516米的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2015年,完赛格凸探秘——全球精英丛林穿越挑战赛105公里赛程,并获得个人第四;2016年,出战北极圈马拉松,连续两天分别完赛全马半马,获得北极熊挑战杯……尽管拥有种种令人赞叹的经历,邱小斌仍然强调登山前的各项细致准备和心理建设。



随后,邱小斌回忆了攀登珠峰过程中的种种细节。他说,自己从前登山都是和一两个朋友一起,登山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小小心愿。但这一次意义非凡,代表北大出征,意味着更厚重的使命。邱小斌讲述了北大人在珠峰攀登过程中令其他登山队友感到钦佩的一幕幕:不仅仅是因为山鹰社成员出色的体能博得了他人的赞美,北大登山队员每人都准备了“随手一袋”,确保随时产生的垃圾都能够被带回到山下,不给珠峰造成任何污染。在登山队撤营的北京大学降旗仪式上,他落下了激动的眼泪。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3级经双校友、北大珠峰队队员赵万荣自2012年本科入学,就加入山鹰社从事登山运动,至今已经爬过九座高海拔的雪山。在北大珠峰项目启动时,赵万荣任北大山鹰社社长,可以说全程经历了项目的始末。谈起北大、山鹰社为什么要登珠峰的话题,赵万荣提到了雪山攀登的精神意义和象征意义,而山鹰社的历史也正是这样一部挑战极限、奋勇攀登的历史。1989年4月1日北大山鹰社成立,是当时全国首个以登山、攀岩为主要活动的学生社团。山鹰社得到了校友们的巨大帮助,凭着“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做下去”的勇气,克服了创社初期的种种艰难。



接下来,赵万荣与大家分享了“为何登山,何为登山”的话题。在他看来,“雪线之下无风景,路绳之上皆兄弟”,人年轻的时候一定要爬一座真正的山。不仅仅因为站在雪山之巅看到的风景是不一样的,还由于从山上下来后,可以获得一种“向死而生,无所畏惧”的精神,这是仅属于高海拔登山者的经历和体会。珠峰也是普通人的珠峰,只要能够坚定自己的初心,坚持去做,就能体会这其中珍贵的纯粹、孤独和友谊。


国发院BiMBA商学院联席院长杨壮教授在队员分享后,进行了总结发言。杨壮教授首先回想起5月初在美国与E16班级同学游学之际听到北大学子登顶珠峰时的激动心情。杨壮教授把这一分享会当作一个“向英雄学习”的机会。


在他看来,李伟所谓的“登山需要处理人和人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正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面临的巨大挑战。孔子强调人和社会的和谐,老子重视人和自然的和谐,这些都是一个人从小到大一直要处理的关系。杨教授认为,每一位登山队员都在自觉地践行着领导者的行为举止,令人尊敬,令人感动。



杨教授说,人的一生就是自我挑战的一生,是自己和自己斗的一生。尽管我们常听人讲述组织、社会、环境变革等话题,但人的一生中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如果能做到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理解、自我挑战,那么其他事情也都轻而易举。杨壮教授感谢三位国发院校友分享的“正能量”,认为他们践行了李昌钰所谓的“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奇迹。


在讨论环节,四名登山队员还与观众们交流了登山过程中的饮食与生活、感受最深的时刻、如何组织登山活动等话题。



北大国发院体康MBA班班主任范丽荣老师还在登山队员返回营地的第一时间,代表北大国发院去海拔五千三百米的登山大本营迎接凯旋的英雄们,这令三位来自国发院的登山队员们非常感动,他们由此深深地感受到了母校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此次活动结束时,范老师代表北大国发院再次向队员们赠送礼物;北大国发院学生和老师则向英雄们献上了鲜花。




李伟代表国发院登山队员将带有全体登山队和院领导签名的院旗献给北大国发院,作为纪念;钱俊伟代表山鹰社向北大国发院赠送了30年(山鹰)社庆出版的《高处有世界》一书。










文章来源:“北大国发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