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信息》采访余淼杰:亚投行正式成立,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发布日期:2016-01-05 11:54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未来亚投行可能会让人民币进入更多国家去扶持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就意味着,一个覆盖欧洲的人民币货币互换网络正在形成。

文/本刊记者  贺佳雯
    
“亚投行正式宣告成立,是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亚投行作为一个多边开发银行的法人地位正式确立。”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说。

2015年12月25日,由中国倡议成立、5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或“AIIB”)正式成立,全球迎来了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

英国成首个申请加入的欧洲国家

“从2013年10月习近平在与苏西洛会晤时提出创立亚投行至今,不过26个月。这明显是高效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余淼杰接受《中国经济信息》采访时评价。回顾亚投行筹备成立的800余个日夜,其实也曾遭遇瓶颈。

中国首倡创立亚投行后,得到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2014年10月,首批域内22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在北京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随后,亚投行筹建转入多边阶段,重点是同步推进吸收新意向创始成员国和《亚投行协定》谈判两项工作。

从最初的“穷国”俱乐部,亚投行突破了美、日两国的掣肘,变成了包括英、法、德在内57个成员国的另一个“世界银行(WBG)”。 2015年3月12日,英国率先申请加入亚投行,成为首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欧洲国家,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响应。当前,七国集团(G7)中仅美国和日本尚未加入。

“欧洲国家加入AIIB,并非为中国捧场。”察哈尔学会研究员张继伟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分析:美国在IMF/世行体系改革方面口惠而实不至;政府承诺让权,国会却予以否决,而AIIB符合公开、透明的治理原则,当然更符合欧洲后危机时代的利益诉求。

楼继伟在12月25日答记者问中透露,亚投行开业仪式将于2016年1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届时,将选举出亚投行行长和各选区董事,审议通过银行业务、财务、人事等方面的重要政策文件,为亚投行正式投入运营奠定基础。

当前,亚投行前五大股东依次为:中国、印度、俄罗斯、德国、韩国、澳大利亚(其中韩国和澳大利亚并列第五)。中国投票权占总投票权的26.06%,具备一票否决权。随着新成员的不断加入,中方和其他创始成员的股份和投票权比例将被逐步稀释。

放贷和落实项目是眼下的第一要务

其实早在半年前,亚投行的开业准备工作就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据楼继伟介绍,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准备,一是建立健全亚投行组织架构,启动人员招聘,做好机构运营准备。2015年8月,各方通过共识选举中方提名人选、亚投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金立群为亚投行候任行长。

二是制定完善各项业务政策,为及早开展贷款业务做好准备;三是与意向创始成员国一道做好项目选择和储备,并与世行、亚行等多边开发银行探讨联合融资机会等。

至于哪些项目可以入选,金立群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亚投行首批贷款将在2016年年中左右批准。初期投资重点领域包括能源与电力、交通和电信、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供水与污水处理、环境保护、城市发展以及物流等。

“盈利”是亚投行的目标,因此放贷和落实项目是眼下的第一要务。据金立群透露:“亚投行项目中有我们自己独立评估和融资的项目,也有与世行和其他多边开发银行等联合融资的项目。预计明年贷款额可能达到15亿到20亿美元。正常情况下,拥有1000亿美元注册资本,我预计第一个5、6年,每年可能放贷100亿到150亿美元。”

“跨国界的重大项目,商业银行原本很难进入,但和亚投行合作将会带来便利。”一位在某四大行之一从业多年的人士向《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透露。但他同时也对于放贷额度和项目审核表示担忧:“初期一两年会收紧些,由于风控涉及政治风险,还款涉及外汇储备,应当更审慎些。”

覆盖欧洲的人民币货币互换网络正在形成

“亚投行的成立不仅可以为亚洲经济提供高效可靠的中长期金融支持,夯实基础设施建设,还将通过杠杆作用提高亚洲资本利用效率,从而促进区域内全方位的互联互通建设。”余淼杰分析。

更长远地看,亚投行的成立有可能动摇以美元为主体的国际货币体系。虽然亚投行未来的融资和贷款暂时还会以美元计价,但随着人民币加入SDR篮子,有着更高程度、更大范围的流通。

未来亚投行可能会让人民币进入更多国家去扶持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就意味着,一个覆盖欧洲的人民币货币互换网络正在形成。

亚投行在亚太地区最直接的参照对象,是1966年成立的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开行”或“ADB”)。但由于未来亚洲地区基础设施每年需求都在7500亿左右,亚投行又是定位于针对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所以不会和亚开行等其他组织产生强烈的竞争。


【800余天亚投行筹建时间表】

●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东南亚时提出筹建亚投行重大倡议。
● 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的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代表在北京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
● 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确定为包括俄罗斯、韩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在内的57国,其中域内国家37个、域外国家20个。
● 2015年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
● 2015年12月25日,亚投行正式成立。

【国际声音】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12月25日报道,原题:中国正式成立世界银行的竞争对手亚投行
美国和日本——分别是世界第一和第三大经济体——已明确表示暂不加入亚投行,但澳大利亚、德国和英国等国将加入。预计亚投行将于明年初开始运转……
亚投行被中国政府誉为地区发展的一个融资通道,并被视为世界银行等总部位于美国的金融机构潜在的竞争对手。
亚投行现已成为中国外交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

日本《日经亚洲评论》杂志网站12月26日报道,原题:中国领导的开发银行正式成立
尽管华盛顿表示反对,但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意大利和韩国等美国主要盟友已加入该银行。
亚投行是第一个由中国发挥主要作用的多边金融机构。中国约有26%的投票权,意味着它实际上对重要事务拥有否决权。
为满足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新银行发放贷款的速度会比较快。但由于日本和美国依然持观望态度,一些观察家认为亚投行很难获得最高信用评级。这可能会增加资金成本。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信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