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姚洋:目前通缩和低增长并存 需求管理应还放第一位

发布日期:2015-12-25 16:29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我们今天所处的情况和美国西方的70年代的情形是相反的。我们现在是通缩加上经济低速增长,这种情况下可能我们的需求管理还是应该放在第一位。供给侧改革对于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率有好处,但是它不解决短期的问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姚洋在北大国发院主办的2015中国公共财政论坛:“十三五期间的财政政策”上作出表示。

姚洋指出,我们现在实际上是处在通缩的过程,实际上是处在一个经济周期下行几乎到了最底部的阶段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做什么就非常非常重要。供给侧改革对于提升长期的经济增长率是有用的,我们提出来供给侧的措施,结构性改革、去多余的产能、减税。这对于提高我们的长期经济增长率是有好处,但是它不解决短期的问题。

“我们今天所处的情况,和美国西方的70年代的情形是相反的。我们现在是通缩加上经济低速增长,这种情况下可能我们的需求管理还是第一位的。有人会说我们过去这些年搞需求管理,搞投资拉动,已经撞南墙了,不可能往前走了。但是这要看看,作为一种长期的策略的确不对,你长期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是有问题的。但是我们在短期如果不采用一些积极的措施,有可能我们明年会出现非常大的风险。”姚洋举例称,温州已经出现过一次非常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实际上就是金融危机。温州本来的经济是浙江最好的,到今天温州已经是浙江排名最垫底的,就是因为那次金融危机之后,经济从此一蹶不振。明年过剩产能的行业,钢铁、煤炭、水泥这些行业都会调整。房地产也会调整,会不会出现资金链条的断裂也要看。国际环境也不好,人民币贬值的风险很高,会不会出现金融风险也会有。刚才高院长说了可能会出现地方债的风险,我觉得这还是可控的,因为你可以观察,实在不行再发一点国债置换,总是可控的。但是民间的风险是没办法控制的,因为你不知道在哪个地方链条就会断掉,断掉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

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还要再充分一些。财政政策应该打前阵,因为财政政策是最直接的,货币政策我们国家的传导机制又差,货币扩张作用不太明显。财政是政府直接花钱,就会取得一些效果。

文章来源:财经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