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国家发展研究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交流会暨2018级本科生班第二班主任见面会在朗润园致福轩大教室举行。2018级本科生班第二班主任、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张平文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余淼杰教授,党委副书记雷晓燕教授,助理院长行桂英老师,2018级本科生班班主任余昌华教授,团委书记王丽雅,2018级本科生班辅导员吴扬,以及2018级本科生班全体同学参加班会。班会由雷晓燕老师主持。
班会伊始,雷晓燕老师首先介绍了第二班主任制度的初衷和目标,学院党委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她提出第二班主任对于加强学生思想引领,健全完善学生成长成才的支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随后,余淼杰老师代表学院向张平文教授致欢迎辞。余淼杰老师对张平文教授百忙之中参会表示感谢,向同学们讲述了张教授关心爱护同学的事例。之后,班长肖扬同学向大家介绍班级情况。他通过夜空中最亮的星、新燕飞入朗润园、欣欣向荣又一级、不忘初心再出发四个部分,多角度展现出2018级本科生班团结凝聚、奋勇争先、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他也代表班级全体同学表达了扎根中国大地,投身经济学研究,“生吾炎黄,育我华夏;待之有为,必报中华”的初心和决心。
接下来,六位来自不同学部的同学分享了自己和朗润园的故事。来自考古文博学院的管雨婷通过口头常用语和关键词的转变展现考古学和经济学的差异及其带来的惊喜感;来自工学院的刘松睿从应用数学和经济学的结合表达了对张平文老师的热烈欢迎和期待,提出要在经济研究中合理运用数学工具的思考。来自经济学院的成瑞林从自己的视角阐述国发院与经济学院的不同,表示国发院是一个学术水平高且气氛融洽的学院。曾就读于信息管理系的钟卓宏向大家介绍了社科人眼中的国发,其它社会科学和经济学相互交叉,且都有很强的实践导向,国发院学子应该利用好这个平台,多与老师交流。来自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张禹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大一军训拉练期间一次和原校长林建华的偶然对话让他坚定了经济学研究的梦想。最后来自元培学院的姚熠辉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从教育理念、班级建设等方面分享了元培和国发院的交集和差异。
随后,张平文老师发表讲话。首先他表示非常开心担任国家发展研究院2018级本科生班第二班主任,享受和同学们——尤其是本科生的近距离交流沟通,年轻人的活力和激情也让他受益颇多,他亲切表态愿意倾力在学习和生活各方面帮助所有同学。
其次他结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思考,和与会老师同学分享了树立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对青年学生而言,青年人处于思想成长的关键期,必须培养高尚的情怀。北大有天然的红色基因,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情怀是被这篇沃土滋润的北大学生的必备品质。面对新的时代机遇和挑战,同学们更要把握机会,在北大勇于担当,以国家民族为怀,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从方法论来说,同学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培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要在和老师的交流中潜移默化;同学们之间也要多讨论,多研究,从具体问题具体实例出发,摆事实、讲道理,从而获得真知灼见,提高思想认识。
此外,张老师强调,研究院和学院的本质差别就在于本科生。本科生的价值观培养十分重要,学院要对本科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引领作用,要思考并培育适合自己学院特色和价值观的学生。
最后,张老师指出,社会剧烈变化带来了更激烈的竞争和压力,他亲切鼓励同学们要敢于面对,并且学会应对:首先要放平心态,保持正能量;其次要注意身体;最后保证学习。张平文教授的发言不仅高屋建瓴,同时亲切生动,同学们反响热烈,掌声阵阵。
雷晓燕老师就张平文老师的发言谈了自己的体会。她指出,张老师从高度和广度出发,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思想教育课、价值引领课。国发院也将继续坚持重要问题导向,坚持理论关怀,坚持学术导向;严格本科生培养,打好学生学术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们的包容气质,让国发院“和而不同”的传统延续下去。
最后,余淼杰老师做总结发言,他高度赞扬了同学们立志学术,勇于承担责任和担当,愿为国家经济发展思索贡献力量的初心和使命。他勉励同学们要增强主观能动性,抓住机会多和老师联系,探讨交流;同时他也嘱咐同学们一定要打牢基础,跬步千里,不要急于进行经济学研究,“三观要正,负担要轻”,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让一颗强大的内心作为行远的最大动力。至此,第二班主任见面会圆满结束。
本次见面会是国家发展研究院落实第二班主任制度的积极实践,更是学院党委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部署,高度重视学生工作,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目标的生动实例。此次见面会提高了学院师生的共同认识,加深了理想信念,国家发展研究院全体师生必将扎根现实,砥砺深耕,奋斗在经济研究的道路上,冲锋在改革创新的潮流里,拼搏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