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首页
- 新闻
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第72期举办 多位学者探析高质量增长下的扩内需与促消费新路径
发布日期:2025-07-03 13:42 来源:
2025年6月29日,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第72期活动在承泽园举办,并同步在多家平台直播。报告会围绕“高质量增长下的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这一主题,深入研讨政策调整、居民消费率、中国线上消费品牌趋势、促消费政策等核心议题,特邀政策研究专家和学者分享交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北大国发院经济学长聘副教授、环境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敏,中山大学副教授、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纪洋,北大国发院经济学长聘副教授、《经济学》(季刊)副主编赵波参加报告会并做分享,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国发院院长黄益平出席活动并主持刘世锦的主旨演讲环节,北大国发院副研究员、智库中心副主任王勋主持报告会。
刘世锦的演讲主题是“推动扩消费、强社保、稳股市协同改革和政策调整”,他表示,扩消费、强社保、稳股市协同改革的核心在于优化资源配置。目前我国消费率处于全球偏低水平,居民服务消费占GDP的比重也明显偏低。刘世锦分析认为,目前消费领域存在的问题并非单纯的总量不足,还与深层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有关。提高低收入群体养老金水平是现阶段有效扩大消费的重要突破口,因为它直接制约了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削弱家庭内部代际支持力量,并增加了预防性储蓄。他还提出,较大规模划转国有资本充实养老基金确有必要,有助于短期提高低收入群体养老金水平并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王敏主讲“居民消费率的国际比较与制度性成因分析”,主要从话题背景、全球视角下的居民消费率、决定居民消费率的宏观因素、影响居民消费率的体制性因素、政策建议共五个方面展开介绍。他表示,发展观念决定税制和地方政府考核体制,建议适时调整发展观念进而调整税制,继续推进低收入人群养老、医疗、教育和住房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与可及性,进一步弱化地方政府以生产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增加对居民消费和收入增长的激励,逐步取消以行政手段限制居民消费的政策。总之,提升居民消费率短期靠税制改革难度较大,长期来看离不开推动税制向促消费方向转型、优化地方政府考核机制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纪洋发布最新指数研究成果并分享“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与趋势”,就持续推出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CBI)的初衷她表示,消费领域缺乏衡量消费质量与品质的指标,这导致产品竞争过度依赖价格,甚至导致低价内卷现象,不利于激发经济活力与企业创新。为促成品质竞争,同时受制于品质难以直接度量,这一新的研究尝试给所有消费品牌打分,通过计算一揽子消费品牌的平均分,即以消费品牌指数间接度量消费品质。最新一期CBI指数显示,中国品牌仍在发展壮大中,流动人口和灵活就业群体明显影响消费增长,优质新兴品牌善于聚焦细分场景、满足特定需求并实现产品创新。
赵波主讲“促消费的宏观政策框架”,并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观察报告(CEO)》。他表示,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调整的关键阶段,国际经验表明:中高收入阶段增长需转向以内需尤其是以消费为主导,但是中国当前消费动能不足,结构性约束突出,需系统性政策破局。在深入分析需求变化的特点、影响因素、供需端必要改革后,他建议需求和供给两端协同发力,在需求端提升劳动报酬比重,缩小群体、地区保障差距,稳定通胀与收入预期,激发消费潜力;供给端优化营商环境,改革财税分配机制,扩大服务供给与人力保障,释放新型消费动能。
现场问答环节,与会者就行业间品牌比较、提高居民收入对政府和企业的影响、投资与消费良性循环、预防地方政府强制驱动消费、政策博弈等相关问题积极提问,主讲嘉宾们一致认为,扩大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以及平衡投资与消费是未来政策制定的重要方向。
关于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
“中国经济观察”(英文简称CEO)由北大国发院于2005年启动,持续至今,旨在利用北大国发院和社会各界的学者资源,围绕热点改革议题和当下宏观经济形势、大宗商品供求和价格、与投资环境相关的制度和政策等进行讨论,以此加强北大国发院和社会各界的联系,共同促进学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关注和讨论。
文:王志勤 编辑:王贤青
国家发展研究院官方微信
Copyright© 1994-2012 北京大学 国家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号-1
保留所有权利,不经允许请勿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