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北大与故宫有着深厚的渊源。上世纪20年代,随“清室善后委员会”的成立,北大以陈垣、蒋梦麟、马裕藻、沈尹默、李宗侗等为代表的一批教授担任顾问,在故宫博物院的建立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北大前校长、故宫博物院的创始者之一李煜瀛提出,“多延揽学者专家,为学术公开张本”,将学术作为故宫博物院的建院理念。在北大国学门“整理旧学”宗旨的引导下,北大大批学者投身故宫博物院学术事业当中,在文物及档案文献的清点、整理和刊布方面取得了瞩目成果。北大学者不仅促进了故宫博物院的建立和学术基础的形成,同时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也为北大学人开辟了学术研究的广阔舞台,形成了故宫建院初期名流治院、治学,成果斐然的盛况,在近现代历史和学术史上写下意义深远的一页。
2019年,故宫博物院与北京大学跨越百年,再度携手合作。双方以学术为基石,开展全方位合作交流,取得了显著成效。北大、故宫分别推出“故宫与故宫学”系列讲座、“北京大学系列学术讲座”,双方互邀知名专家学者就故宫学、清代宫廷史、历史学、古书画等重点领域开设讲坛,专家就各自研究领域论道争鸣,激荡思想,取得良好反响;同时又建立互访机制,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学科建设等问题展开讨论,打破了以往的学科认知壁垒,促进彼此间的了解共识。疫情期间,在活动开展面临重重困难的情况下,双方的合作交流仍全力推进。2020年春季学期,故宫与北大合作开设文研课程“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与鉴藏”、“明清宫廷建筑与宫殿陈设”。故宫专家将故宫特色学术研究引入课堂,实现故宫学术进北大。在北大与故宫的共同努力下,双方的学术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并逐渐迈上新的层次。
在这春风和煦的时节,文研院将重启“故宫与故宫学”系列讲座,邀请故宫研究院的知名学者来校举办讲座。与此同时,故宫博物院的“北京大学系列学术讲座”也将陆续拉开帷幕。北京大学和故宫博物院的相关专家、学者将围绕博物馆学、古文献学、古书画、宋代文学、清宫典仪等领域展开精彩讲座。具体讲座信息,将在文研院公众号、“故宫研究院”公众号上发布,敬请关注。
主讲人简介:
王旭东,工学博士,研究馆员。历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敦煌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现任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博物院院长。主要从事石窟、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与预防性保护等方面的研究。1991年开始文物保护工作以来,主持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维修工程60余项,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近20项,主持或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与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相关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机构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出版《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古代壁画规范研究》等专著6部。
讲座简介:
敦煌保留了汉阳关、玉门关、莫高窟为代表的由汉代至元代上千年的文化遗存,故宫则见证了明清两代对中华文化的承续和再造,两者打通了自汉代以来的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记忆,让我们能够通过其中物质性的文化遗存,探寻、窥见中华民族数千年持续不断而又灿烂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敦煌莫高窟和故宫这两大文化殿堂是民间信仰和国家支持两种力量共同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中国内部不同民族交融所产生的,其保护史各有特点,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国家力量与民间力量的交互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敦煌与故宫的保护发展启示我们应坚定文化自信,以更加宽阔的胸怀,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文化强国,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念。
主讲人简介:
赵国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专业博士。1987年起先后在人民美术出版社、故宫出版社、故宫博物院研究室工作。现为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编审。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书画鉴藏史、清代公私鉴藏、艺术类图书编辑出版。代表作有《画家与收藏家:王鉴与南北鉴藏界的关系网络》、《清初私家书画鉴藏研究》、《从王鉴绘画研究看明末清初绘画与鉴藏的关系》等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著《王鉴绘画研究》(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等。
讲座简介:
王鉴初学画时是以董其昌所提倡的南宗理论为宗,中年以后逐渐与董其昌的理论疏离,追求“作家兼士气”的理想,演变成后来宽泛的师古,呈现出合“南北宗”为一体的趋势。“同宗而异趣”,王鉴走向了一条与董其昌以及王时敏、王原祁祖孙所不同的道路,最终与学生王石谷一起形成清初“四王画派”中的另一种风格类型。讲座将通过分析王鉴与董其昌在画法、画论方面的关系以及家族之间的渊源,剖析清初“四王画派”中,融南北宗画法为一体的风格类型的成因。
主讲人简介:
任万平,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副院长。曾任国家清史纂修工程特聘项目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兼任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清代政治制度与礼俗研究,策划主持 “龙凤呈祥——清代皇帝大婚庆典展” “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等多项专题性与综合性大展。发表著作多部、论文数十篇,并在多家博物馆与大学讲学。
讲座简介:
男婚女嫁是喜庆的嘉礼,帝王大婚更是国家盛典。婚前六礼,成婚合卺,婚后拜祭,无不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意义。婚前纳采,子夜迎娶,册立颁诏,不同时代,帝王士庶,因时而变,损益增删。让我们来一次“穿越”时空之旅,“亲临”皇帝大婚的现场,“亲历”家国第一婚礼盛典。
主讲人简介:
朱玉麒,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西域文史》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新疆稀见史料调查与研究”“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主要从事唐代典籍和西域文献、清史与清代新疆问题、中外关系史研究。出版有《徐松与〈西域水道记〉研究》《瀚海零缣——西域文献研究一集》等专著。
讲座简介:
汉字石刻的文明表现方式,先秦时代就已肇始。期望不朽的功勋寄托于不朽的石刻而永远流传,在古代石刻功能分类中最早出现了纪功碑的类别。它在中原王朝的对外关系中被使用,形成了边塞战争纪功碑的分支。从东汉窦宪的抗击匈奴而“勒铭燕然”开始,西北一地不断发现的汉唐石刻,为这一战争奏凯的表现展示了丰富印证,也为丝路文明史的研究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同样,清代西北边疆的平定贯穿康雍乾三朝,纪功碑的方式也继承前朝而有所创新,既在边疆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地点立碑纪功,也在孔庙举行告成礼而建碑大成殿前。通过告成太学而达到告成天下的目的,传达了新的帝国疆域与民族构成,为当代中国的概念奠定了基础。讲座将在上下两千年的时间跨度中分析西北边疆纪功碑的嬗变轨迹,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提供新的视角。
主讲人简介:
陆扬,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文研院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五代史、中国中古佛教文化史、现代史学理论。代表作有《清流文化与唐帝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Early Medieval China: A Sourcebook(《早期中国中古文献导读》,与 Wendy Swartz, Robert Campany and Jessey J.C. Choo合编,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14)等。
讲座简介:
唐代的艺术在中国历史上有著显著的位置和鲜明的特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艺术与唐代的政治文化有密切的关联。这一点在唐后期乃至五代尤其明显。清流政治文化的崛起和辐射从根本上改变了九到十世纪的艺术走向和趣味。本讲座针对这一现象作一个概括性的介绍和分析,其中会涉及到不同层次的艺术表现,也会对早已大众耳熟能详的唐代艺术的代表性人物诸如颜真卿、柳公权、顾闳中等人的意义做出新的评估。
主讲人简介:
张鸣,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与研究,目前主要关注“思想文化视域中的宋诗发展演变”、“词曲与音乐歌舞文化的关系”、“古代文人生活方式与文学的关系”等方面。著有《宋诗选》、《诚斋体与理学》、《宋诗活法论与理学关系初探》、《从“白体”到“西昆体”》、《人和心尽见,天与意相连》、《即物即理,即境即心》、《王安石与释氏的因缘及有关诗歌臆解》等。
讲座简介:
“自然书写”指的是诗人将观照“自然”所获得的的审美感受用诗歌语言加以表现,形成作品的过程,“书卷气”的说法则是钱钟书《宋诗选注》对宋人作诗多用书本典故成语的特殊效果的形容。对客观自然的观照描写,主要指山水、行旅、咏物等主题的诗词作品,也包括其他主题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在这些诗词作品中,自然书写的对象是当下时空的实体存在,而书本的知识则是抽象的、历史的、超现实时空的人文知识,作为书写对象,二者并不属于同一认识范畴,也不存在真实的直接关系。但在宋人的诗歌写作实践中,取决于诗人的灵感闪现和主观联想,书本知识成了自然书写主题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内容,或者提供独特的视角,或者作为某种表现手段,或者提供新的联想比喻的诗材。在这些作品中,本不具有直接关联的两个范畴的知识具有了认识和审美上的同一性。用读书修养获得的独到眼光处理自然题材,其艺术思维方式与一般诗歌常见的“用典”修辞存在微妙的差别,值得分析讨论。这里就结合宋代重视读书的文化背景和士大夫的文化修养,举王安石、苏轼、黄庭坚、辛弃疾、姜夔等人书写自然的作品为例,分析由书本知识带来的独特眼光和思维方式,以及特殊审美趣味和艺术气质。由书本文化兴盛熏陶积淀的雅致,在这些作品中体现得非常鲜明。
注:本文为系列讲座预告,
具体讲座时间、地点,
敬请关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