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生:致青春 · 我的十七年“经双”路

发布日期:2014-04-20 01:02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赵普生:致青春 · 我的十七

 

经济学双学位项目老师:刘博谦(左)、赵普生(中)、勾雪(右)



题记:在朗润园,在北大,由赵老师领衔的经双团队有口皆碑。回顾十七年风雨经双路,赵老师倾情写就了这篇《致青春》的文章。青春不会逝去,青春永远在我们心中,在为学生、为事业的奋斗中。岁月流逝,赵老师却一直铭记着所有为这项事业付出的人们,除了“感谢”还是“感谢”。其实,最该感谢的或许正是她自己,那坚守着希望、砥砺前行的身影一直在激励着朗润园的年轻人。

20年院庆大家的回忆文章水平越来越高,使得我更不敢动笔,况且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但是黄益平老师还是不断的叮嘱,于是提起拙笔拉拉杂杂地写出一篇流水账,希望得到谅解。

从1997年11月走进中心朗润园的院子不知不觉已经过去近17年了,惊愕时间过得如此之快,但静下来细细回味许多场景仍历历在目。

1997年我的工作单位解散,所有员工需要重新在北大安排工作。得知经济中心正在招聘,我拿着简历走进了朗润园。第一个接待我的是办公室主任张佳利老师,他把我引到海闻老师的办公室,当时说了什么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可能一直在学校工作的经历让中心选择了我,几天后得到通知可以上班了。由于之前对中心的情况和老师们的经历了解不多,所以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只觉得是一份工作而已。

后来经历的一件件事情让我逐渐改变了看法,中心的文化感染了我,推动着我,也提升着我……

记得当时中心的教职员工白天各自忙碌工作,所有会议全部是晚上9:00以后召开,即使是鹅毛大雪的晚上也是如此。每次全体会议,员工可以提前半场——大约晚上11点左右离开,教师还要更晚,大家创业的激情无比高涨。我想是以林毅夫老师为核心的经济学家们,放弃国外的优渥生活,真心想为国家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学识、能力和一腔热血。这些话现在人可能觉得有点假大空,但是作为亲历者,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种氛围。

作为中心主任林老师每晚都会工作到子夜以后,节假日也是如此。副主任海闻老师有时工作到很晚索性就在办公室打地铺。

我清楚得记得,一晚我们在中心当时最大的会议室(现在的致福轩会议室)讨论工作。有员工提出,教辅行政工作职责分工明确更有利于工作。林老师严肃地说:“行政工作要有分工,但是很难把所有的工作分得一清二楚,你看到的工作就是你的工作,这就是中心的文化,如果不能适应这种文化,明天即可离开。”当时会场一片肃静,接下来海老师做了解释并举例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过去是怎样做的,今后应该如何做。中心始终应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大家都是为培养学生服务的。

从加入中心我就一直负责经济双学位项目,这个项目是易纲老师提出并亲自设计实施的,易老师依据自己在美国读书教书的经验提出设想,并亲自制定教学计划,到学校主管部门申请报批。96年秋季第一学期开了5门课,易纲老师讲经济学原理,赵耀辉老师讲微观经济学,胡大源老师讲经济与商务统计,还有两位数学学院的教授刘西垣、何书元分别讲高等数学和概率统计。强大的师资、经典的经济学教材,吸引了北大学生纷纷报名参加。17年来,经双项目始终保持择优录取的传统,一批批优中选优的学生在经双这个大家庭中成长起来。

那时经双的教务管理由硕士生曹雄飞兼任。1997年11月我从曹雄飞手中接过项目的管理工作,虽然当时双学位已有2届500多人,但是经双如何发展我心里确实没谱,只是想好好地为学生和老师们服务。

好在中心领导对经双的工作都非常支持,重要的事项都亲自把关处理,这是经双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林老师作为中心的主任,十几年来一直坚持每学期为经双学生开设中国经济专题课程,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分析引导着青年学子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的现状、激发他们钻研经济学理论的热情。林老师的课程之火爆,放眼全北大也是屈指可数的。尤其是2008年他去世行任职前那一学期,500人的大教室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只能同时在隔壁又开了一间视频同步直播的教室。为了培养经济学理论研究人才,在林老师的主持下,经双项目开创了中国经济研究奖学金班,致力于培养未来中国经济学科的带头人,为中国经济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第一期招收了6名学生,要求非常高,每位学生要修数学分析Ⅰ、Ⅱ、Ⅲ,每学期主修绩点要达到3.5以上,经双成绩要达到3.8以上,同时每人都要参加校长基金论文的写作。第一期6人毕业时4人去了美国深造,另外两位中,邢亦青在中心读硕,后去美国读博,是他们那一届中相当出色的学生,林一青去了山东大学读博。第二届有一位英语系的女生罗弥,毕业后也在中心读硕士。作为少有的文科背景的学生,她硬是完成了奖学金班的课程要求,之后也去了美国读博,她的毅力与坚持令人佩服。林老师和他的大哥在中心建立之时,就出资100万建立了中国经济研究奖学金,每年都会有优秀的经双学生获得奖励。

副主任海闻老师每学期都亲自参加助教会,以自己在美国做助教的亲身经历,勉励中心的研究生认真工作。记得有一次一位助教与任课老师发生了意见冲突,海老师在当天晚上11点把所有研究生叫到中心开会,及时地把问题解决。海老师还发起成立了经双的学生组织CCERCLUB,这是目前北大最大的学生团体,从学术论坛,学习交流,参观访问,职场沙龙,以及自办刊物《朗润之声》,出版系列书籍《今年我们毕业》……同学们都做得有声有色,同时也锻炼了一批批骨干,如今他们活跃在各行各业的领导岗位上。

李玲老师任中心副主任时也是废寝忘食的工作,她领导我们在教育部的评估中获得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当时学校把经双项目作为评估的抽查单位,教育部及北大领导亲自到中心听汇报,看我们的教学成果。因为从双学位创始起,所有重要资料均得到了细致的保存,除了教学材料、试卷等,连学生选课单、学费收据等都得到了妥善的保管,令专家组的成员感到非常惊讶,而我们展示出的毕业生照片、各位老师的授课风采更是吸引了他们的眼球。正是因为一以贯之的严谨管理、杰出的师资及教学水平,2004年经双项目获得了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国发院成立后,周其仁老师作为国家发展研究院的首任院长,亲自主管双学位的工作。这段时间内,周老师在双学位的课程建设、项目发展各方面都做了许多工作。他作为院长,工作非常冗杂,但是当双学位有活动邀请时,只要他在北京,几乎是有求必应。印象最深刻的一次,2012年双学位校内招生遇到一些难题,我们临时决定举办几场宣传活动,晚上八点多刘博谦给周老师发了一条短信,邀请他做一场学术讲座,我们知道周老师忙于调研、经常在全国各地奔波,当时内心非常焦灼。没想到周老师很快就回复了,并且一口答应,这种鼓舞让我们觉得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双学位项目在此期间也扩展了课程的类型,例如现在在校内广受欢迎的人文与社会科学讲座课就是这个时候设立的,汪丁丁老师设计和组织了课程,并不辞辛苦地邀请了人文社科不同领域的顶级专家为双学位学生讲授课程。这些讲座的内容看似与经济学关联不大,但汪老师认为应当“引导学生关注根本性的问题,在根本问题关注的引导下,关注技术性问题。”这也体现了双学位项目希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跨学科优势的新型人才的理念。周其仁老师曾多次组织员工去不同行业内优秀的企业参观学习,在舆论曝光三聚氰胺最烈的时候,带领大家参观蒙牛集团,和董事长牛根生座谈,与蒙牛集团的各部门深入交流,访问养牛专业户。后来又组织去了南方的万科、华为;北方的东软、大杨创世;东方的皇明太阳能。每次回来总结谈体会,这对我们来说都无疑是一次升华。记得胡大源老师在参观华为时,他问随行的华为党委书记:“你们五年后有什么远景打算?”对方说:“别说五年,一年都不敢想,我们每天都如履薄冰,每天都在艰苦奋斗。”这与我们的工作态度也是完全契合的。周老师请大家思考我们如何做好工作,像厨师一样为同学们提供丰富的有营养的菜肴,同时,要有敏感度不能麻木,及时发现同学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解决,把问题解决在萌芽期,不要让“三聚氰胺”从我们的手中流出。

巫老师作为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时,和元培学院签订了PPE合作项目,并多次叮嘱我们,这些学生就是我们自己的本科生,一定要好好为他们服务。在2013年就业形势很困难的情况下,每一个人都达到了自己预期的目标——不论是出国深造、国内读研还是工作。巫老师还不辞辛苦积极为校内外生活困难的经双学生筹措助学经费:目前已经运营两年,未来继续签约两年的富邦助学金是经双最大的一笔助学项目,已提供了近200多万元,帮助了近300名校内外经双学生完成学业。值得一提的是,巫老师的助理唐明秋赴美国学习后,将双学位项目介绍给北美排名第四的金融工程硕士项目——纽约市立大学柏鲁克学院。巫老师趁此机会向对方大力宣传我们的项目,搭起了双方交流的桥梁。对方已连续两年派人来北京直接录取经双的学生到该校深造。今年,还有25人的暑期交流项目已经启动。国发院的员工离开朗润园之后还在想着她,并继续为这里的学生创造条件学习深造,这正是朗润园魅力的体现。不仅员工如此,目前还有一位在美国读硕的校外双学位校友,他的父亲一直匿名资助我们的一位困难学生。有这样的同事、这样的校友,也是我们的幸运。

姚洋老师任院长以来,更加强调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学习美国大学的长处,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赵耀辉老师作为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更是要求从细节做起,全面梳理全院教师的研究领域和课程设置,做到教学任务心中有数,教学计划详实规范。除此之外,她还专门召开了与双学位学生的座谈会,直接了解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学情况等方面的意见和看法。

从1996年到2014年,经双毕业校友超过1万人,遍布大江南北、国内国外,正像卢锋老师的体验一样,不论是美洲,欧洲甚至非洲,走到哪里都能碰到经双毕业生和老师打招呼,从1998年开始每年的经济学原理课都由卢老师一人承担,当时所有的学生都能听到卢老师的精彩讲授。2003年开始,我们又为全校学生开设了经济学原理的通选课,将班级增设至三个班,海闻老师、霍德明老师、薛兆丰老师都在不同时期为大家讲授这门课程,带领大家领略经济学的魅力。

杨壮老师是BiMBA的联席院长,对经双的学生也是非常关心,他开启了经双学生海外交流的先河,2013年经双学生赴美参加美国西点军校组织的全球青年领导力论坛,就是杨老师主动帮助联系的,不仅如此,杨老师还为赴美的学生筹集了机票。

经双项目的发展离不开助教的辛勤工作,课前准备,跟听课程,上习题课,网上答疑,判作业,监考,阅卷。同学们在朗润园种下的梦想种子,也有他们汗水的浇灌。

经双项目的发展离不开国发院领导对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放权和信任,使我们可以将自己的一些计划、设想、创新能够及时的落实。17年来经双办公室也建立了自己的文化:追求卓越,不断创新;无缝管理,注意细节,同事之间共同努力相互配合营造了温暖、温情、温馨的工作氛围。

我要特别感谢一起工作的同事,去了上海的田萍,现在的勾雪和刘博谦。勾雪是我们项目的“技术骨干”,她会不断地开发一些技术小窍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她还负责校外招生、校外学生助学金评定、管理助教、考试安排以及收学费等工作。刘博谦是经双学生最熟悉的名字,她每天都会通过群邮给学生发各种通知和信息。她是北大学生出身,因此与学生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她主要负责校内招生工作,实施教学计划,安排课表,管理选课,评审奖助学金,管理PPE学生,毕业审查等。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我们开发了网上管理服务平台,集合了招生、选课、请假、成绩管理、毕业工作、奖助学金申请、助教工作、校友信息搜集等功能。由此一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我们三人能够从容不迫地开展工作,为每年在读的近三千名学生服务。

最值得骄傲的是我们可爱的学生,近年我们请了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系的教授为经双同学开设财务报表分析的课程,这位教师在给我们的邮件中深有感触地说:“北大的学生给我了很大的鼓励,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学生和学风,同时也真正体验到了一名教师的社会价值。”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怎能不发自内心的喜爱?通过我们的工作将他们培养成才,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在我们的工作中最难的是处理学生在考试中的违纪问题,北大的学生是在千百万考生中考入北大的,他们不仅是在实践自己的理想,还背负着家庭,家族,父老乡亲的厚望,如果因为犯错误拿不到学位后果可想而知。面对这样的同学和家长,在坚持国发院一贯学术标准,对违纪行为零容忍的前提下,我们会不厌其烦、耐心地做说服工作,同时又不嫌弃他们,真诚地送上我们爱心。记得有一位湖北女生,在大四毕业申请出国时私自修改了成绩,被学校发现面临取消学位的处分,在寒冷的冬天听到学校的决定时该生浑身发抖不知所措,我就把她请到家里为她煮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西红柿面请她吃下,耐心地给她讲道理,缓解她的压力,帮助她勇敢地面对发生的问题。最后,这位同学还是去美国读书了。她的妈妈来电话非常感谢,说孩子在北京没有亲人,如果没有老师的及时帮助不知会发生什么事情。

我还要感谢历届CCERCLUB的成员,他们在学期间读了两个学位,还要抽出大量时间为经双同学服务,使我们这个辅修项目的学生组织在学校取得了卓越的影响力。1998届法学院的学生樊功臣是第一届CCERCLUB主席,在任期内正好赶上北大百周年庆典,在林老师主持下中心需要组织10场中英文讲座,那时的条件比较艰苦,我们的讲座多数安排在电教,每次讲座前我和樊功臣都蹬着三轮车将桌花,桌布,贴有中心LOGO的讲台运到会场,讲座完再运回中心,樊功臣蹬三轮车的技术也日渐提高。现在他作为搜狐的运营总监还经常被师弟师妹请回学校,传授职场经验。历届主席有的已经工作、有的还在学习。从第一届到现在,十几年时间已经过去,他们的名字对我而言仍然历历在目,他们是:樊功臣、颜冰、彭磊、汪曦、刘妍君、刘洋、饶诗韵、周丽娜、孙权、丁耀武、陈敏、白冰、杨异、方晔顿、陈鑫泉、何昱颉。

最后我还要真诚的感谢经双校友王海明,目前经双六个奖助学金项目中,《21世纪路劲奖学金班》是唯一由校友筹资的奖学金,这个项目不仅提供奖金,还有丰富多彩的双周活动,讲座、读书会、论文竞赛、参观等等。奖学金班开办9年来王海明亲历亲为组织各种活动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我们平凡而琐碎的工作在旁人看来可能是平淡甚至是无聊的,但我们自己却是觉得充满了激情,学生们的支持与反馈正是这种激情的来源。我想以99届毕业生黄京波(目前在联合国总部工作)的来信作为这篇小文的结束,学生的收获和成长体现了我们项目的价值和我们工作的意义:“经济学的背景拓宽了我的专业和职业选择范围。……毕业以后, 我想把我的专业法语, 经济学和音乐结合起来, 当时获得了一份法国政府奖学金, 决定到法国学习艺术管理。……有经济学作基础, 管理课程并不难学, 哪怕是用法语学。硕士毕业后, 我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工作, 经济学的思路与系统的训练被我用在工作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