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周年庆论坛】多领域合作 应对“老龄化”挑战

发布日期:2014-04-26 11:18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中国、美国、英国、印度、日本……谁是“最老”的国家?
    
到2050年,中国有三成以上人口超过60岁,养老金出现“赤字”怎么办?

2010年,中国平均大约五个年轻人供养一个老人,40年后每一个年轻人就要供养一个老人,将来还可能更少——到底怎样做才能为社会“减压”?

2014年4月17至18日,国家发展研究院二十周年庆论坛也是北京大学“黉门对话”论坛之一的“应对老龄化的挑战:全球经验”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南配殿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印度的专家们汇聚一堂,探讨“老龄化”问题给全球带来的共同挑战,交流“老龄化”危机当前各国的解决之道。



 

【20周年庆论坛】多领域合作 应对“老龄化”挑战1

 

解决之道一:延迟退休

“作为普通人,大家都是在中年时期的储蓄多,在幼年和老年时消费多。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当你的中年时期的储蓄大致等于幼年和老年的支出时,你的世界才会平衡。然而现在,当你不再工作之后,你活得更久了,你的净消费增加,产生了亏损,消费超过了储蓄——这就是‘老龄化’带来的问题。”论坛一开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赵耀辉教授首先为大家描述了“老龄化”问题的轮廓并概括了中国“老龄化”现象的大致图景。他补充道,现在人们在老年时期的支出可能更高,会使得亏损更大,而延迟退休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但众所周知,任何时候政府提出“延迟退休”的计划,都会引起一片抗议、激起大规模的舆论反弹。赵耀辉教授认为一些反对的声音也是有道理的,比如:现在的人们能够活得更长,但不一定活得健康,如此一来,强迫他们留在工作岗位上也是不合理的。

“退休政策的关键就在于健康问题——如果今天一个60岁的人与20年前一个60岁的人相比更健康了,那么这个延迟退休的政策就不那么‘残忍’了,就更可行了。”赵耀辉教授认为当下的关键在于:“我们需要知道应该做什么来让人们活得更健康。”

 

【20周年庆论坛】多领域合作 应对“老龄化”挑战2

 


赵耀辉教授

解决之道二:政策调整

老龄化人人谈之色变,不过也有乐观者认为它会带来些“好事情”。美国加州兰德公司中国老龄化研究中心主任James P. Smith说:“所有的预测都显示,未来我们将不断地延长生命。所以,这是好事情,只不过它有些后果我们必须处理。”

据他介绍,美国有个不大一样的情况就是移民问题:2000年美国有265百万老龄人口,按照现在的移民率,2050年老龄人口将是387百万,所以移民政策很重要。”   
  
在他看来,老龄化是可以通过政策或经济手段修正的。中国和美国相比的一个劣势是中国的老龄化速度更快,而且处在较低的发展阶段。但中国的优势在于比美国和欧洲更容易更改政策体系。而对于老龄化,“我们越早修改政策,未来就越容易。”

解决之道三:日本经验

“日本已经是世界上最老的国家,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持续下去。”东京大学教授Hidehiko Ichimura开诚布公地谈到。

正因如此,日本早就开始从各方面着手应对老龄化危机。Hidehiko Ichimura介绍,和其他国家相比,日本25岁到55岁的女性参加工作的人数较少,因此日本正在大力推动年轻女性参加工作,同时着手提高生育率、延迟退休年龄、修改劳动法增加老人的工作机会,还制定一系列政策体系鼓励可以领取退休金的人们参加工作。

2000年日本还引入保姆保险系统,旨在提高那些传统认为要负责照顾老人的女性的工作参与度,同时,对于那些缺乏子女照顾的老人,政府还会适当增加福利,通过降低住院病人来降低医疗支出。现在超过40岁的日本人都必须参加这个系统,平均费用是每月45美元,可以获得上门服务、社区服务、养老院服务等服务内容。

此外日本政府还着力调整了三个关于老人的法律政策:就业政策法律、关于老人就业稳定的法律和老年工人持续就业福利,另外颁布了禁止年龄歧视的法律,使企业和机构更多地雇佣老年人。到2010年,这些法律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两天的论坛过程中,大量数据、图表和调查都显示全球多国都在面临老龄化危机,这个危机中包含了健康、移民、性别平等、教育水平等“因国而异”的分支问题。而与世界相比,中国正在“加速老去”——通过大规模的CHARLS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以及精确的数据分析,与会的专家学者们都看到了这一事实。从1982到201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增加了一倍;从1990到2010年,60岁以上人口增加了两倍,数量超过2000万。

专家们认为,目前老龄化的现状还需要更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更丰富的调查维度,各国应在教育、医疗服务、疾病防治、法律经济等方面更有作为——其中又以政策制定和调整更为重要。总之,应对老龄化需要多国、多学科、多领域的共同努力。

【20周年庆论坛】多

 

 (文/ 陈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