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发院举办产业政策研讨会 林毅夫、张维迎展开精彩学术对话

发布日期:2016-11-15 10:05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DSC_3487-1

视频回放请点击

产业政策是当前最热门经济话题之一。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林毅夫和张维迎两位教授的观点交锋引发的讨论,已经演变成一场关于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全民大辩论。为推动产业政策问题讨论的进一步深入,更是为了弘扬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和而不同的学术精神,2016年11月9日下午,【朗润•格政】邀请林毅夫教授和张维迎教授在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朗润园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讨论。

本次研讨会由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教授主持。黄益平表示,林毅夫教授和张维迎教授虽然学术观点不同,但是他们有很多共同之处:都是师从诺贝尔奖得主,都是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创始人,都一直活跃在政策研究的第一线,都愿意开诚布公地讨论学术问题。他还指出,此次活动是继上世纪九十年代林毅夫、张维迎教授关于国企改革、2014年关于后发优势讨论之后的又一次延续讨论。

DSC_3155-1

(图: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


林毅夫:产业政策与国家发展(阅读林毅夫教授发言原文请点击

林毅夫教授首先从学术上给出了“产业政策”的定义,并指出二战后经济增长持续显著的13个经济体,都获得了政府产业政策的支持;除了追赶型国家,发达国家的前沿性技术创新也大大得益于政府在基础科学方面的投资。

DSC_3227

(图:北大国发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

林毅夫指出,不能因为大多数产业政策是失败的,就对产业政策弃之不用;经济学家应该探讨产业政策成功或失败背后的道理,帮助政府提高制定成功产业政策的概率。 根据林毅夫倡导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一国的发展应基于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又依要素禀赋而定。产业、技术结构要实现升级,前提是素禀赋结构升级以及软硬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企业家而言,要实现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就需要每个时点上要素的相对价格反映该时点上的要素稀缺程度,即存在“有效市场”。 但仅仅依靠“有效市场”是不够的,在林毅夫看来,先行者的外部问题和软硬基础设施的协调问题,需要因势利导的“有为政府”给予专利保护和其他方面的支持。产业政策是因势利导型政府的有用工具。“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二者不可或缺。 此外,林毅夫还重点探讨了中等收入国家如何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特点来选取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

张维迎:产业政策失败的根源(阅读张维迎教授发言原文请点击

张维迎教授首先阐明,他和林毅夫教授在关于市场理论的范式方面存在分歧:林毅夫信奉的是“新古典经济学范式”,而张维迎信奉的是“米塞斯-哈耶克范式”;产业政策之所以失败,源于人类认知能力的限制和激励机制的扭曲,政府官员并不具有企业家的警觉性和判断力;即使有,也没有企业家那样的激励;产业政策作为一项集中化决策,成功的概率远远低于众多企业家的分散化决策;创新的不可预见性意味着产业政策一定会出现失误。

DSC_3316a

(图:北大国发院张维迎教授)

此外,张维迎教授还举例说明了为何外部性和协调失灵不构成政府应制定产业政策的理由:历史上大量的创新,都来自自由市场,都具有较强的外部性,但并不需要政府的介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动力源自企业家精神,而非政府补贴;在张维迎看来,所谓的协调不灵,正是市场不均衡,而企业家就是要发现这种不平衡,阿里巴巴和顺丰快递的成功就是很好的例证。 此外,张维迎教授还指出了林毅夫“比较优势战略理论”逻辑的自相矛盾之处。因为比较优势并不是国家的事情,而是个人的事情,是企业的事情,国际贸易本质上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贸易;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与比较优势有关,但这是经济自由化、市场化、民营化和国际化的过程中企业家自发行动的结果,与政府发展战略无关。 针对林毅夫提出的“六步骤增长甄别法”,张维迎认为,其错误在于把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看成了线性的演化,而事实上,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决定了产业发展不是线性的,在任何时点上,一个国家究竟发展什么产业,取决于企业家的判断。

在之后的讨论环节,林毅夫、张维迎就产业政策的利与弊、得与失展开了精彩对话,并回答了部分观众的提问。

DSC_3545

 

(张彤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