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国发院承泽商学第37期举办 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医疗革新与健康管理重塑

发布日期:2025-08-21 11:38    来源:

2025年8月16日,北大国发院联合北大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主办承泽商学第37期活动,并同步进行线上直播。本期活动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医疗革新与健康管理重塑”,邀请到多位学界与业界资深实践者深入分享并研讨。活动由北大国发院传播中心主任王贤青主持。

主题演讲嘉宾依次为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国发院经济学教授、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医院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北京佑安医院原院长李宁,中国医院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王才有。

刘国恩教授表示,医疗通胀是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数据显示,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提高,人们在医疗健康服务上的支出增加,而且该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也在持续上升。分析原因,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提出,医疗服务、教育等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由于无法通过机械化或自动化显著提升效率,其成本反而不断攀升,这被称为“鲍莫尔成本病”。人工智能能否缓解甚至解决该难题是医疗领域关注的焦点。刘国恩教授研究认为,AI正在深刻改变医疗健康领域,其潜力不仅体现在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上,还表现在推动科学发现和改善患者体验方面,不过AI的全面普及仍需时间,长期影响也有待进一步观察和验证。

李宁分享以医学大数据为基础的医院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提出三维结构化大数据模型和精准医疗知识库结合,并证实其有助于提供高效、低成本的医疗管理与决策支持。他表示,精准医疗的目标是基于医疗大数据,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规律,实现疾病的精准预测、预警、干预和治疗方案优化,包括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综合方案。然而,目前在医疗大数据多维度需求和AI算法之间存在矛盾,提取规律更是关键的医学问题。对此,李宁系统介绍人工智能深度精准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即AIDPM系统)。

王才有重点探讨数字时代对医疗管理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管理者需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他指出,有限的卫生资源如何在无限需求中实现最优配置,是医疗行业面临的永恒挑战。在数字化时代,医疗行业还和其他行业一样面对数字化带来的诸多挑战,如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改变,企业的组织结构、资源配置效率也在变,以及必须兼顾技术和管理创新等。在此背景下,医院必须加强数据支撑团队建设,提升数字化能力,医院管理者要重视技术和管理创新、团队建设和风险管理,同时升级自身数字化理念、能力和素养,医院员工、组织文化也都需要适应数字化转型。

主题对话环节由HIT专家网创始人、总编辑朱小兵主持,对话主题是“基于健康优化的AI+医疗”,五位对话嘉宾分别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徐佳,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薛万国,通用技术集团数字智能科技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丁子哲,北京大医同创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宋平。

医疗AI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大模型技术为行业带来机遇与挑战,嘉宾们深入交流了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现状、未来前景及潜在风险。展望未来AI医疗,大家认为要重视人与AI协同,但同时要坚信医生始终是主导者,AI是辅助工具,当然也期待以数字科技点亮健康生活。

一百多名听众从不同的地方来到现场听讲,本活动也在多个平台同步直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