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环境经济学——2016年秋季学期课程介绍

发布日期:2016-09-12 10:52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上课时间和地点:周五11-12节(19:40 - 21:30),二教102

任课教师:刘巧玲(qiaolingliu@pku.edu.cn)

助教:戴嘉祺(newmanjq@gmail.com;417964101@qq.com)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经济学课程,旨在讲授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引导学生从国家间、地区间经济关联的视角分析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经济关联对局地和区域整体的环境影响,探讨从区域角度寻求有效解决环境问题的政策工具。将涉及如下主要内容: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区域经济分析的投入产出工具,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产业转移与环境,污染问题的区域经济视角分析。

 

课程目的:

本课程希望使学生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区域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注重经济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希望通过探讨一些当前热点的环境问题,如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区域性雾霾、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等,对学生在运用区域经济学理论和工具,分析、解决现实环境问题方面有所启发。

 

课程评分体系:

平时作业:30%(三次作业)

期末汇报:20%(分组进行课堂汇报)

期末论文:50%

 

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讲 绪论(2学时) 课程简介与课程目的 环境问题 区域之间经济-环境关联 区域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各章节的安排 第二讲 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2学时)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 区域产业政策 区域分工与贸易 第三讲 国际贸易与分工(2学时) 全球经济一体化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中国对外贸易模式及解释 贸易政策

第一次作业

第四讲 国际贸易与环境(3学时) 几个与环境相关的贸易纠纷 贸易政策对环境的影响 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贸易中隐含污染的估算 贸易中的隐含污染责任承担 环境对贸易的影响 第五讲 碳减排与国际贸易(3学时) 全球碳减排 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初始分配碳减排责任 碳排放及贸易中隐含碳的估算 国际碳减排与碳泄漏 碳税、碳关税 中国的方案

第二次作业

第六讲 国内贸易与环境(2学时) 中国国内贸易状况 国内贸易隐含要素 国内贸易中的隐含污染估算 总量控制政策与硫泄漏 应对的策略 第七讲 区域经济分析的投入产出法(2学时) 投入产出分析的作用 投入产出技术的基本理论 环境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方法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投入产出技术的最新进展

第三次作业

第八讲 国际产业转移与环境(3学时) 产业转移的宏观现状 产业结构的变迁规律 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 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与污染产业转移 污染产业转移对输入国的影响 中国的现状:经济新常态与供给侧改革 第九讲 国内产业转移与环境(3学时) 国内产业的空间布局 国内产业转移案例 理论:环境竞次假说 城乡统筹与污染转移 产业布局:环境在产业布局/城市建设中的地位 第十讲 污染问题解决的区域经济视角——京津冀地区的案例分析(2学时)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管理的经验 区域发展水平差异 京津冀之间的经济关联 京津冀区域污染控制的思路探索 京津冀区域大气管理创新 期末课程汇报(12月16日):组成小组,题目根据课程内容自选。

 

参考教材:

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布莱恩·科普兰、斯科特·泰勒尔著,彭立志译;《贸易与环境—理论及实证》;格致出版社;2009。

张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陈锡康、杨翠红;《投入产出技术》;科学出版社;2011。

Ronald E. Miller, Peter D. Blair; 《Input-Output Analysis: Foundation and Extensions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阿兰·V·尼斯、詹姆斯·L·斯威尼编,李晓西、史培军等译;《自然资源与能源经济学手册(第一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